庭院沈沈春昼长,云窗懒绣双鸳鸯。
阳台昨夜隔云雨,体弱不胜罗锦裳。
残妆满面朝慵洗,侍儿枕上刚扶起。
粉郎薄幸恋青楼,画出春山为谁媚。
满庭香雾湿空蒙,花气薰人眼欲蒙。
深掩兰房下筠箔,背面伤春双泪落。

丽情曲

庭院沈沈春昼长,云窗懒绣双鸳鸯。

阳台昨夜隔云雨,体弱不胜罗锦裳。

残妆满面朝慵洗,侍儿枕上刚扶起。

粉郎薄幸恋青楼,画出春山为谁媚。

满庭香雾湿空蒙,花气薰人眼欲蒙。

深掩兰房下筠箔,背面伤春双泪落。

注释:

丽情曲:美丽的情感曲调。

庭院沈沉:庭院里一片沉寂,春日的阳光也显得格外漫长。

云窗懒绣双鸳鸯:形容女子懒洋洋地坐在窗户旁,不愿意绣鸳鸯,可能是因为心情烦闷或者有其他的心事。

阳台昨夜隔云雨:指的是昨晚在阳台上经历了一场云雨之欢。

体弱不胜罗锦裳:身体虚弱,承受不了华丽的锦衣。可能暗示着女子的身体已经非常疲惫,或者是对这种繁华的厌倦。

残妆满面朝慵洗:早上起床时,她的脸上还残留着昨夜的妆容,显得慵懒而不愿清洗。

侍儿枕上刚扶起:侍女刚刚起来,帮助她洗漱并整理好仪容。

粉郎薄幸恋青楼:年轻的男子薄情寡义,只留恋于青楼中的风月之事。

画出春山为谁媚:年轻男子用画笔描绘出春天的山水美景,但似乎只是为了讨好某个人而做。

满庭香雾湿空蒙,花气薰人眼欲蒙:整个庭院里弥漫着花香,雾气蒸腾,使得整个空间都变得朦胧不清。花香让人的眼睛感到有些模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一种朦胧的美中。

深掩兰房下筠箔:女子深深关上门,帘幕低垂,遮挡住了自己的面容。

背面伤春双泪落:女子转过身去,背对着阳光,泪水悄然落下,心中充满了伤感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闺怨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她所经历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哀怨的情感,表达了女子对生活的无奈和内心的苦闷。

诗歌开篇以“庭院沈沈春昼长”为引子,营造了一种宁静却又压抑的氛围。接着“云窗懒绣双鸳鸯”,描绘了女子懒洋洋地坐在云窗旁,不愿意绣鸳鸯的场景,可能是心情烦闷或者有其他的心事。这里的“懒绣”一词既表现了女子的慵懒态度,又暗示了她内心的苦闷与纠结。

“阳台昨夜隔云雨”一句突然转换了场景,从室内转向户外。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女子与情人的亲密关系,也为后续的情感纠葛埋下了伏笔。同时,“体弱不胜罗锦裳”进一步揭示了女子身体的虚弱和心理的脆弱。这里使用了“不胜”一词,强调了女子的无力感和无奈感。

“残妆满面朝慵洗”和“侍儿枕上刚扶起”两句分别描绘了女子早上起床时的慵懒模样和侍女的帮助行为。这些细节都反映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随后,“粉郎薄幸恋青楼”一句揭示了年轻男子的薄情寡义。这句诗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也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失望和绝望。

紧接着,“画出春山为谁媚”一句则描绘了年轻男子用画笔描绘出春天山水美景的场景。然而,这幅画似乎只是为了讨好某个人而做,暗示着女子对于爱情的无奈和悲哀。

“满庭香雾湿空蒙,花气薰人眼欲蒙”两句则是对整个庭院环境的描写。这里的“香雾”和“花气”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美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迷茫和无助。最后的“深掩兰房下筠箔,背面伤春双泪落”以女子转身背对阳光的情景作为结尾,形象地展现了她心中的悲伤和痛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女子形象。同时,诗中的抒情手法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