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陶先生名如山,何得画在云山间。
布袍鬓丝晚风满,应缘归自江之湾。
画师当时偶相值,岁暮相思走珍寄。
横茅老涧树参差,毫端似得山人意。
山人家乃无一金,是中所有千古心。
豪杰闻风失匕箸,学子问道罗冠襟。
芙蓉山腰石头路,钓名射利人如骛。
匆匆不省认江湾,宁识冲陶最深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者的形象,通过画师的视角展现了他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冲陶先生名如山,何得画在云山间?
  • 冲陶先生的名声如同山岳一般崇高,然而他选择隐居,远离喧嚣的世界。
  1. 布袍鬓丝晚风满,应缘归自江之湾。
  • 诗人穿着朴素的布衣,头发花白,面对晚风吹拂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归隐的感慨。
  1. 画师当时偶相值,岁暮相思走珍寄。
  • 画师偶然与诗人相遇,彼此都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
  1. 横茅老涧树参差,毫端似得山人意。
  • 老涧边的茅草随风摇曳,树木参差不齐,这些细节被画师捕捉到了,仿佛是山中人的心境。
  1. 山人家乃无一金,是中所有千古心。
  • 山中人家没有金银财宝,但他们拥有的是永恒的心灵和智慧。
  1. 豪杰闻风失匕箸,学子问道罗冠襟。
  • 听到风声的人失去了手中的匕首等武器,而求学的人则佩戴着华丽的帽子,显得文雅。
  1. 芙蓉山腰石头路,钓名射利人如骛。
  • 山腰的路两旁生长着芙蓉,人们在这里追逐名利,如同飞鸟般忙碌。
  1. 匆匆不省认江湾,宁识冲陶最深处。
  • 匆忙间无法认出江湾的景色,只有那些真正了解冲陶先生内心世界的人才能认识到他的真正价值。

整体赏析:这首诗以画师的视角描述了冲陶先生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通过描绘归隐者的生活场景、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传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