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难如此,问君何处游。
燕京方逐客,塞上正防秋。
沙碛长风急,关门落日愁。
将军油幕里,谁肯接应刘。
【注释】
世路:指仕途。少游燕:年少时到北方游历。燕京:古都名,即今北京;后借指京城。方逐客:正被遣送出境。塞上:边塞地区。防秋:边防秋季之戒备。沙碛:沙漠。长风:强劲的大风。油幕:指军帐。将军:指边塞的将领。谁肯接应刘:谁愿意来帮助我。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送别朋友张朔之时,表达自己对前途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全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友人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
首句“世路难如此”,直接点出主题,指出了仕途的艰难。这里的“难”字,既包含了对个人能力的质疑,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接着,诗人以“问君何处游”发问,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这句中的“问君”二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关切之情,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第二句“燕京方逐客”,则是具体描述了友人的遭遇。燕京作为古都名,代表了繁华与机遇,但在这里却成为了“逐客”之地,暗示了政治上的不公正和排斥。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燕京的描绘,展现了对政治环境的无奈与感慨。
第三句“塞上正防秋”,则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的环境。秋天的塞上,气候多变,容易引发战争,因此需要加强防备。这里,诗人将塞上的环境描绘得更加具体、生动,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危险。同时,这也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四句“沙碛长风急”,通过描绘沙漠的景色,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沙碛”,指的是沙漠地带,而“长风急”则形容了沙漠中狂风肆虐的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和无助,这种情绪的流露,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强烈。
第五句“关门落日愁”,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这里的“关门”,指的是边关的城门,而“落日愁”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色,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生命的终结。诗人在这里抒发了一种悲凉的情绪,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将军油幕里,谁肯接应刘”,则将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这里的“将军”指的是边塞的将领,而“油幕”则是指将领们居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对将领们的期待和信任,同时也揭示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边塞的生活环境和友人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政治和社会的看法。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