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始捷犒师旋,此外南军溃莫前。
一死幸能存十族,寸心私可谢诸贤。
莓苔坐石留萧寺,藏菊秋尝失介田。
不是博闻黄祭酒,孤忠沦没孰为传。
”`markdown
感怀三首王御史度
诗一:
东昌始捷犒师旋,
南军溃莫前。
一死幸能存十族,
寸心私可谢诸贤。
译文:
东昌战役胜利后,军队凯旋而归,但其他部队却溃败在前。我宁愿战死也希望能救十个家族的性命,私下里可以感激诸位贤达。
注释:
- 东昌:地点名,位于今山东东平附近。
- 犒师:指为庆祝战胜敌军而举行的胜利庆功活动。
- 溃莫前:溃退到我的面前,形容溃败之快。
- 寸心:指内心的感情和思想。
- 私可谢诸贤:私下里可以向诸位贤达表达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战争中的英勇牺牲和深深的爱国情怀。诗中通过对比战争胜利与失败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以及对敌人的痛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家人朋友的深深感激之情。
诗二:
莓苔坐石留萧寺,
藏菊秋尝失介田。
不是博闻黄祭酒,
孤忠沦没孰为传。
译文:
坐在石头上的莓苔,让我想起了萧瑟的寺院;秋天的菊花让我想起了失去的土地。我没有见过博学多闻的黄祭酒,只有我忠诚的忠臣被遗忘。
注释:
- 莓苔:指生长在石头上的青苔。
- 萧寺:指的是荒凉寂静的寺庙。
- 藏菊:指的是秋天的菊花。
- 介田:古代的一种土地税。
- 黄祭酒:指学识渊博的人,此处可能指的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萧瑟寺院与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沉思。诗人通过对黄祭酒的回忆,表达了对那些学识渊博之人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的无情回顾,表达了自己忠诚却被遗忘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痕迹。
诗三:
感怀三首王御史度
诗一翻译:
东昌战役的胜利让我们感到欣慰,但南军的溃败让我们感到痛心。我们宁愿战死也希望能救助更多的生命,内心深处我们感激所有帮助我们的人。
诗一注释:
- 东昌: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 犒师:指为了庆祝胜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 溃莫前:形容南军的溃败情况非常迅速,让人措手不及。
- 幸能存十族:庆幸自己的牺牲能够拯救更多的人。
- 寸心:指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 诸贤:指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诗一赏析:
本诗以东昌战役的胜利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在战争中的英勇和牺牲精神。诗中所表达的“一死”不仅是对个人生死的无畏,更是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的表现。同时,诗中的“寸心”和“诸贤”等词汇,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帮助和支持自己的人们的深深感激。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精神。
诗四:
莓苔坐石留萧寺,
藏菊秋尝失介田。
不是博闻黄祭酒,
孤忠沦没孰为传。
诗二注释:
- 莓苔:一种覆盖在石头上的苔藓,常常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 坐石:坐在石头上,这里可能有隐喻意味,表示一种静默或思考的状态。
- 萧寺:荒凉寂寞的寺庙,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悲凉的氛围。
- 藏菊:指收藏菊花的行为,这里可能寓意着珍惜时间、珍惜生活的意象。
- 秋尝失介田:意指秋天的时候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土地或农田,可能意味着某种失落或遗憾。
- 黄祭酒:这里可能是对黄老之学的引用,黄老之学强调自然无为,顺应时势的思想。
诗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种荒凉的景象和一种失落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的“莓苔”、“萧寺”和“藏菊”都带有一种凄凉和寂寞的色彩,而“孤忠沦没”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一句“孰为传”,表达了对那些没有见证自己成就的人的遗憾。整体而言,诗歌情感深沉,充满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