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宪先生拂袖归,都门相饯惜光辉。
汀花岸草随时发,野鸟沙鸥信意飞。
海上共传平巨寇,江西犹记破重围。
韩侯不隐留侯隐,青史千秋说见几。

诗句和译文:

赠伍松月致仕

都宪先生拂袖归,
都门相饯惜光辉。
汀花岸草随时发,
野鸟沙鸥信意飞。
海上共传平巨寇,
江西犹记破重围。
韩侯不隐留侯隐,
青史千秋说见几。

注释:

  1. 都宪先生拂袖归:都宪先生拂袖归表示都宪先生辞去职务,回家乡。
  2. 都门相饯惜光辉:在京城门口为都宪先生送别,珍惜彼此的友谊和告别时的光辉时刻。
  3. 汀花岸草随时发:形容汀洲的花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
  4. 野鸟沙鸥信意飞:野鸟和沙鸥随心所欲地飞翔。
  5. 海上共传平巨寇:海上共传指的是海上传来的消息或故事。平巨寇意味着平定了巨大的敌人或海盗。
  6. 江西犹记破重围:江西仍然记得曾经攻破重围的情景。
  7. 韩侯不隐留侯隐:韩侯和张良一样隐居不仕。
  8. 青史千秋说见几:青史千秋表示悠久的历史,见几指的是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都宪先生辞官归家的场景,表达了对都宪先生的敬意和对其离愁别绪的同情。诗中的“汀花岸草随时发”和“野鸟沙鸥信意飞”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生物的自由自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都宪先生离开后,原本生机勃勃的环境所感受到的寂寥和遗憾。此外,“海上共传平巨寇”一句不仅展示了海陆两军的协同作战,也暗示了都宪先生的军事才能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最后,“韩侯不隐留侯隐”和“青史千秋说见几”两句则表达了对都宪先生高尚品德和远见卓识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人们评价和记录这些品质的重视。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既体现了个人的感慨,又包含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赠伍松月致仕》是明代何瑭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旨在赠别伍松月这位官员退休回乡。这首诗不仅是对伍松月个人生涯的肯定,也是对他多年忠诚与贡献的赞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这首诗传递了作者对伍松月的敬意及其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篇“都宪先生拂袖归”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了一位高官辞官归乡的景象,这不仅是对人物的一种描述,也象征着一种文化的变迁和时代的演进。紧接着的“都门相饯惜光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的氛围,以及人们对彼此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汀花岸草随时发”,用汀洲、花草等自然景物的变化,比喻人生的流转不定,富有哲理意味。而“野鸟沙鸥信意飞”,则描绘出一幅自由自在的自然景象,寓意着人物在新的领域中能够自如地展开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海上共传平巨寇”一句,不仅描述了海战的壮观场面,也隐喻了国家在动荡时期能够得到安定,得益于有像伍松月这样的将领的忠诚与勇敢。同时,“江西犹记破重围”一句则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缅怀,暗示了伍松月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诗的尾句“韩侯不隐留侯隐”,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一种超越时空的高尚情操,即真正的英雄往往选择隐匿其名,不为世俗所累,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展现了作者对伍松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