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尘土污华簪,归想南庄树影深。
廊庙山林元异趣,野云沙鸟是知心。
不嫌邻叟挨肩坐,却恐明公枉驾寻。
沈水烟消荻帘卷,绿槐高处一蝉吟。

【解析】

“几年尘土污华簪,归想南庄树影深”,这是第一联。“华簪”代指官服,“华簪”在这里是借代的手法。意思是说,我这几年被官场的尘埃污染了,连我的官帽都变得不洁净了。诗人用“几载尘土”来形容自己官场上的污浊,表达了他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心情。“南庄”即指隐居之所,诗人在此处想象着南边庄园的景色,那树影深深,似乎在召唤着他归来。“廊庙山林元异趣,野云沙鸟是知心”,这是第二联。“廊庙”是指朝廷,“山林”指的是山林隐居之地,“元异趣”的意思是原来就不一样。“野云沙鸟”指的是山间飘浮的白云和飞翔的鸟儿,“知心”指的是彼此心意相通。诗人通过“廊庙山林元异趣”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之情,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不嫌邻叟挨肩坐,却恐明公枉驾寻”,这是第三联。诗人在这里用典,“邻叟”是邻居的老人的意思,“挨肩坐”就是坐在一起,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亲近。“明公”是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朋友。“枉驾”是客套话,意为屈尊光临,“枉驾寻”即屈尊来访的意思。诗人用典表达对友人的敬重之情。“沈水烟消荻帘卷,绿槐高处一蝉吟”,这是第四联。这句诗中“沈水烟消”形容烟雾消散的情景,暗喻仕途得意;“荻帘”是芦苇编织的窗帘,用来遮挡阳光;“一蝉吟”则描绘出了夏日傍晚时分的景象。

【答案】

病归留别诸友次浚川韵

几年尘土污华簪,归想南庄树影深。

廊庙山林元异趣,野云沙鸟是知心。

不嫌邻叟挨肩坐,却恐明公枉驾寻。

沈水烟消荻帘卷,绿槐高处一蝉吟。

译文:

几年来官场上的尘埃污染了我的华簪,想到南边的庄园,树影深深。官场与山居本来就不同,山间的野风沙鸟是我的知己。我不怕邻居老人挨近坐在我的身边,只怕您枉驾前来拜访。夕阳西下,烟波荡漾,我倚着绿色的竹帘静听蝉鸣。

赏析:

此诗是诗人罢官后写给朋友们的一首诗,诗中有友情也有人生感慨,既有对官场的不满,又有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几年尘土污华簪,归想南庄树影深。”起笔便点明了自己被官场的尘埃所污染的事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归隐的愿望。这里的“华簪”,既是借代的官服,也是诗人身份的象征。诗人用“几年尘土”来形容自己官场上的污浊,表达了自己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心情。“南庄”即指诗人的隐居之所,是诗人想象中的世外桃源。“树影深”则描绘了那里幽静的环境,让人心生向往。

颔联“廊庙山林元异趣,野云沙鸟是知心。”诗人以“廊庙”和“山林”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野云沙鸟”也暗示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颈联“不嫌邻叟挨肩坐,却恐明公枉驾寻。”“邻叟”是指邻居的老人,诗人在这里用典,表达了对友人的亲近之情。“明公”是对别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朋友。诗人用典表达对友人的敬重之情。

尾联“沈水烟消荻帘卷,绿槐高处一蝉吟。”这里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的景象,烟波荡漾中,诗人倚着绿色的竹帘静听蝉鸣。这里的“沈水烟消”“绿槐高处”都是诗人眼中的美好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