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闲上凤台游,极目长江天际流。
紫气葱葱笼殿阙,苍烟漠漠幂林丘。
功名谁画麒麟阁,词藻空传鹦鹉洲。
且对青山倾绿醑,莫教明月笑人愁。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首联写诗人游历凤凰台,极目远眺长江,景色壮观而开阔;颔联写江边景色的宏伟壮丽:殿阁高耸,云雾缭绕;山林苍茫,烟雾弥漫。颈联和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功名谁画麒麟阁”一句,诗人自比于功成名就的张良,然而现实却让他失望,他感叹自己空有才华却得不到施展;“词藻空传鹦鹉洲”一句,诗人又以鹦鹉洲为题,借鹦鹉洲之典,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意。末句“莫教明月笑人愁”,则表达了诗人要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

诗歌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隐居期间,在一次春日里登楼眺望长江时有感而发所写成。诗的前半篇写景,后半篇抒情。首联写诗人游览凤台时的所见,“极目”二字表明诗人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长江天际流”一句描绘出长江水势浩荡、一泻千里,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象。颈联两句用典,上句“麒麟阁”典指汉初刘邦建立汉朝后欲封赏功臣,但因功臣多非真才实学之人,所以刘邦没有将他们封赏于麒麟阁,而是令天下的文人墨客各赋诗文以颂扬功臣们,可见当时的文人们只是把文章当作一种应酬之作。下句“鹦鹉洲”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驻营,后人便在此地筑亭,并刻石立碑,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这里诗人化用了这一典故,表达出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诗人的无奈与辛酸。

尾联两句诗人运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以及对人生前途的迷茫和忧虑之情。同时诗人以“莫教明月笑人愁”一句,表达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人生充满了艰辛与挫折,也要坦然面对,不能让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影响到自己的心情。

【答案】

(次凤凰台韵)

春来闲上凤台游,极目长江天际流。

紫气葱葱笼殿阙,苍烟漠漠幂林丘。

功名谁画麒麟阁,词藻空传鹦鹉洲。

且对青山倾绿醑,莫教明月笑人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