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四五人,肝胆如一身。
虽存经济志,亦与云萝亲。
注释:与方士为同窗之友,肝胆相照,如同一体。虽然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向,但也如云中之萝,亲近自然。
赏析:此诗是诗人赠给友人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同窗四五人,肝胆如一身。
虽存经济志,亦与云萝亲。
注释:与方士为同窗之友,肝胆相照,如同一体。虽然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向,但也如云中之萝,亲近自然。
赏析:此诗是诗人赠给友人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独漉篇四首 其三》是明代何瑭创作的一组四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解: - 洪水汤汤,神禹既导 1. 字面与实际意义:“洪水汤汤”形容水流湍急浩大,“神禹既导”讲述的是伟大的禹王成功治理了洪水。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展示了古代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及其成就。 - 槩云自天,谁宅四隩 2. 字面与实际意义:“槩云自天”意为广阔的天空中,“谁宅四隩”则问谁能居住于四角之地
诗句:朋簪重盍慰暌违,仕路年来觉渐非。 紫极关心明主在,青云回首故人稀。半生岁月闲中过,十亩园林梦里归。 孔孟伊周俱泯没,不须相向欲沾衣。 译文: 朋友再次相聚,都下共度欢乐时光,但尘世间难得有这种相逢。我感叹仕路艰难,现在感到越来越难以适应。 虽然皇帝的关怀如紫极星一样高悬,但青云之上,昔日的朋友已变得稀少。我的半生都在忙碌中度过,如同梦中回到那十亩大园林。 孔子
【注释】 1.天台山:中国浙江省东部的一座著名名山,以山水风光秀丽著称。 2.随州诗句敌长城: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登金陵凤凰台》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一句。 3.柏台公暇趣尤清:柏台,汉代御史台,因台侧多柏树而得名。汉宣帝时设御史大夫之官,称为“柏寝”,故称御史台为柏台。 4.洞间云锁人来少:指天台山的灵峰、天柱等洞穴。 5.肩舆空望晚峰行:指在山路上独自行走。 【赏析】
【注释】稚子:指小孩子。野人:隐者。闲亭:幽静的亭子,这里指隐居之处。红尘:尘世。幽禽:指在林间自由飞翔的鸟。 【赏析】《杂画九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以“闲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首句“稚子江边携水去”,描写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江边嬉戏玩耍,带着水回家的场景。这里的“稚子”指的是小孩子
【注释】 才名籍籍重交游:才华出众的人,在社会上交往密切。籍籍:形容人才众多。 豸绣煌煌宠命优:像豸那样的绣品一样辉煌的皇命,是尊贵的恩宠。 身死空留忧世策:即使死了,也留下忧虑时世的策略。 时危难得济川舟:时势危急,只有像船那样能渡过险滩的人才能帮助渡过。 春深人惜甘棠暮:春天将尽的时候,人们爱惜那像甘棠树一样的大树。 月落鹃啼宰树秋:月亮落下,杜鹃鸟悲鸣,就像宰割树木的秋天。 惆怅手书才数日
【注释】 1. 西风:秋风。雨:即“秋雨”。重阳:指重阳节,九月初九日,古人于此日登高饮酒。潘氏叔侄:指作者的侄子潘岳、潘尼兄弟。还湖广:归乡。湖广,指当时的湖北一带。2. 征马:行军用的马匹。萧萧:形容马的声音。客袂(mèi):客人衣摆随风拂动的样子。3. 棣萼(dì è):两种树木,此处代指兄弟。离别苦:离别的痛苦。4. 竹林道途长:指归家路途遥远,有如在竹林中行走一样,既清幽又漫长。5.
【诗句释义】: 钱生坟前八景之二,鹞石横秋。鹞石如秋天的鹰隼一般,凌空欲飞之势。英贤神采异于常人,仿佛见到他的光辉。 【译文】: 怪石宛如秋天的鹰隼,凌空欲飞; 英才贤能的神采与常人不同,仿佛看到了他的光辉。 【注释】: 1. 怪石——指形状奇特、与众不同的石头。 2. 鹞石横秋——鹞(yāo)石,指形状像鹰和石相结合的石头。横秋,形容石头的形状像横着的秋天一样。 3. 凌空势欲飞——凌空
杂画九首 其七 平川烟草自萋萋,南北东西路不迷。 牛饱心闲无外事,扬鞭笑指晚山低。 注释:平川上的烟草郁郁葱葱,无论朝南还是向北,都是一片翠色;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道路都不迷离。牛吃饱了心里闲适,没有其它事情要做,扬起马鞭指着远处的山峰说:“它们已经低矮下来了。”赏析:这是组诗中的一首,写诗人在平川上行走时所见到的景象。诗人骑马走在平川上,只见一望无尽的绿油油的草地,无边无际,看不到边际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翻译: 词语高妙何敢望前人至于情之可悲则固有甚焉者矣观者略其词而取其情可也 - 词语高妙:形容词组,形容诗歌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 - 何敢望前人:表示诗人不敢与前人相比。 - 至于情之可悲则固有甚焉者矣观者略其词而取其情可也:说明诗人认为情感的悲哀是普遍存在的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诗的内容和思想主旨;然后要逐句解读,理解诗歌意思,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还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态度,在情感的表达上有哪些特点等。本诗首联“风尘时节送君行,萍水分携百感生”,意思是风尘中送别好友潘仲鲁赴使安南
【注释】 忆昔:回忆起过去。 读书舍:指读书学习的地方。 寄在蓬莱宫:指读书的场所。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代指读书的地方。 长松:高耸挺拔的松树。 挂海月:挂在天上的明月。 短草:矮小的草类植物。 留春风:留下春意。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往昔读书生活的追忆和怀念。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自己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首句“忆昔读书舍”,回忆了当年读书时的情景
【注释】 先生:指诗人的朋友。覃怀:古郡名,今河南信阳市一带。来:到来。复向覃怀去:又返回了。 怅望:惆怅地看远山。久留:长时间留滞。 离魂:指离别的人魂魄。杳:渺茫遥远的样子。烟树:烟雾弥漫的树木。 【赏析】 此诗写送别友人归返覃怀的情景。前两句写友人到后又离去,后两句写作者惆怅地送友远去,目送友人的行踪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译文: 在末世中,人们更加重视功名利禄,但古人更注重道义。 他们走向不同,有人追求高升而弃道德,有人坚守道义而不求名利。 谁能知晓,方寸之心,本是治理天下的地方? 你矫矫然独立于世间,你的高尚德行,是我愚笨之人所庇护的。 我恭敬地拜读你治心篇,贤人圣人可以与你志同道合。 注释: - 末世重功名:指在动荡的末世时期,人们往往更加重视个人的功名和地位。 -
注释: 1. 先生:指我。时来:时机到来。过:拜访。 2. 谈笑共抵掌:谈笑间,手心相碰,意指彼此心意相通。 3. 赤水:地名,这里泛指旅途。涉波澜:渡过波涛,喻指旅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4. 玄珠:喻指道法高深的仙人或神仙。讥象罔:用“象罔”典出《庄子·秋水篇》,比喻不辨是非,糊涂度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分别在即,心中既有不舍之情,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先生时来过”
诗句释义: 1. 别来三年馀 - 自离别至今已有三年之久。 2. 相思空寄书 - 尽管心中充满思念,但只能通过书信表达情感。 3. 死者不可见 - 死者已无法相见。 4. 生者犹离居 - 活着的人仍然各自生活在一起。 译文: 自从与你分别至今已有三年多, 相思之情只能通过书信寄托。 死者已无法与我们相见, 而我们活着的人仍然各自居住。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诗句解析与译文】归时见故人,为问平安否。 注释:“归时”指诗人回到故乡的时候;“见故人”指遇见老朋友;“问平安否”是询问对方是否安好。 译文:当诗人回到家看到老朋友时,他想知道对方是否安全。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关怀。 紫气映冥鸿,夜夜频回首。 注释:“紫气”指的是祥瑞之气,这里指代吉祥如意的氛围;“冥鸿”即大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