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衡阳境,溪山画不如。
长桥危度马,仄径怕妨舆。
岸转清流合,秋回古木疏。
行行时问俗,花鸟傍輶车。
【注释】
渐入:渐渐进入。衡阳境:指衡山,在今湖南衡阳市南。画不如:不如山水画。长桥:长而低矮的桥梁。仄径:狭窄的小路。怕妨:恐怕妨碍。舆:车。行行:形容行走不停。花鸟:这里泛指各种飞禽走兽。輶(yóu):古代的一种轻便的车,有轩窗供乘人倚靠。
【赏析】
《衡山道中》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
首联“渐入衡阳境,溪山画不如。”诗人首先从进入衡阳开始描述自己的感受。衡阳地处湘江之南,地势险峻,风景秀美,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在这里,诗人似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接下来将对衡阳山水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颔联“长桥危度马,仄径怕妨舆。”诗人继续展开自己的想象,描述了在衡阳道路上的情景。长桥、窄径都是衡阳的标志性景物,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风貌与特色。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对于旅途中美景的敏锐感知与深刻理解。同时,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珍视,他愿意用心去体会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颈联“岸转清流合,秋回古木疏。”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衡阳道路上的所见所感。这里的“清流”指的是河流,而“古木”则是指古老的树木。这两个意象都代表着大自然的永恒与不变,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与热爱。
尾联“行行时问俗,花鸟傍輶车。”诗人最后以简洁的语言结束了自己的旅程。这里的“行行时问俗”指的是诗人在旅途中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花鸟傍輶车”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坐轻便车辆时的所见所闻。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与超脱。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同时,诗人通过对衡阳山水的描绘和对旅途经历的记录,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