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何壮故国,台石一株松。
不改长春色,时留千岁容。
朝开丹日荫,夜傍素娥封。
潭入虬枝影,游人惊是龙。
【解析】
题干为“乌台松将何壮故国,台石一株松。不改长春色,时留千岁容。朝开丹日荫,夜傍素娥封。潭入虬枝影,游人惊是龙。 赏析”,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分析。
第一句:乌台山有一棵古松,诗人用一个“何”字,表达了他对这棵千年古松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乌台山的古松依旧长青不衰,岁月沧桑它却依然生机勃勃,诗人用这个“改”字表达出他对这棵千年古松的喜爱之情。
第三、四句:清晨,阳光洒在乌台山的那棵松树上,那树仿佛沐浴在晨辉中;夜晚,月光照在这株松树上,月光似乎把乌台山上的景色映照得更加美丽。
第五、六句:春天来临的时候,乌台山的那棵松树枝繁叶茂,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山顶,令人惊叹不已。
第六句:诗人想象自己站在山下仰望那株古松,好像看到那株古松变成了一条龙。这是一幅充满神奇色彩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株千年古松的喜爱之情。
【答案】
示例一:乌台山,位于今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境内,因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在此讲学而得名。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韩愈尝以‘乌台’为号,自号‘退之’。”乌台山因韩愈而闻名天下。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任刑部侍郎、御史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贬谪。唐宪宗即位后,韩愈被调回长安任兵部侍郎,旋又遭贬。此后,韩愈多次被朝廷召还,均因谏迎佛骨之事被贬到边远地方。韩愈在乌台山讲学,写下许多诗篇,其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一首感人肺腑的佳作。
译文:
乌台山上的一棵古松,我赞美它。千年不老的古松,你永远保持你的青春。不论春夏秋冬四季如何变迁,你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长力。清晨太阳照耀下,阳光照耀着你的身姿;傍晚月亮高悬时,月光也照耀着你的身姿。春天到来之际,满树的枝叶翠绿欲滴,就像一条巨大的龙盘旋在山峰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秋天,韩愈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乌台山上一棵苍劲的老松,表现了作者对老松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