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城何壮丽,别馆倚西隅。
日夕秋风至,时闻剑戟趋。
放鹰追短草,饮马出长衢。
惆怅思前代,常怀陆大夫。
《郊居》
兹城何壮丽,别馆倚西隅。日夕秋风至,时闻剑戟趋。
放鹰追短草,饮马出长衢。惆怅思前代,常怀陆大夫。
注释
- 兹城:指的是某座城池。
- 何:怎么,如何。
- 壮丽:雄伟壮观。
- 别馆:与主人居住的宅院分开的建筑,多用作书房。
- 倚:靠,依傍。
- 西隅:角落。
- 日夕:黄昏时分。
- 秋风至:风从西方吹来,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剑戟趋:形容兵器声,也指战争的紧张气氛。
- 放鹰:放飞老鹰。
- 追短草:追赶矮小的草地。
- 饮马:让马喝水。
- 出长衢:行走在宽阔的道路上。
- 惆怅:因心情不佳而感到失落或忧愁。
- 思前代:思考过去的时代。
- 陆大夫:陆机(261-303),字士龙,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西晋著名文学家、玄学家、兼有史学家、书法家和绘画家多重身份。陆机以其文采著称,其诗、赋、骈文等皆有成就,尤其擅长写赋。《对楚王问》、《赴洛道中作》等为代表作,后世誉为“三品之冠”。然而陆机的一生充满坎坷,他多次遭遇政治斗争,最终于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被孙恩杀害于会稽山。
赏析
《郊居》是一首描写诗人在郊外居所中所见秋景及内心的感慨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索。
首句“兹城何壮丽”以赞叹的语调开篇,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一座雄伟的城市。这不仅是对城市本身建筑之美的描述,还隐含了诗人对这个繁华都市的自豪与归属感。紧接着,“别馆倚西隅”引入了诗人的居所,它远离主城,安静地坐落在一角,这既表现了居处的特点也是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一种表达。
接下来四句“日夕秋风至,时闻剑戟趋”,通过季节变化和声音描写营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暗示着战乱即将来临。而“放鹰追短草,饮马出长衢”则展现了与大自然亲近的场景,虽然环境险恶,但诗人选择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对比强烈,不仅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两句“惆怅思前代,常怀陆大夫”更是情感的升华。通过回顾古代的历史人物—陆机的故事,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寄托。陆机虽英年早逝,但他的作品和精神激励了无数后人,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感受与广阔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映射出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状况。这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是这首诗最宝贵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