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风雨好,终岁有馀粮。
削筫分厨水,疏林接日光。
岭猿偷树果,松子落绳床。
粥饭随时节,余心自不忙。
注释:
1.山田风雨好,终岁有馀粮:山田在风雨中生长得非常好,一年到头粮食充足。
2.削筫分厨水,疏林接日光:用刀削下竹子的皮,用来做饭,疏松的树林里传来鸟儿欢快的歌唱声,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
3.岭猿偷树果,松子落绳床:岭上猴子偷吃树上的果实,松鼠把松子落在了绳子床上。
4.粥饭随时节,余心自不忙:粥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我的心情也就不会那么紧张和忙碌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中的“山田”、“风雨”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终岁有馀粮”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宁静。
首句“山田风雨好,终岁有馀粮”,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丰饶富足的田园画卷。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山田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终岁有馀粮”也传达出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之意。
接下来三句“削筫分厨水,疏林接日光。岭猿偷树果,松子落绳床。”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景致。诗人用“削筫分厨水”来形容勤劳的生活态度,用“疏林接日光”来描绘山居环境的清幽宁静。而“岭猿偷树果”和“松子落绳床”则生动地描绘了山中动物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山居生活的乐趣与和谐。
最后两句“粥饭随时节,余心自不忙。”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的体现。在变幻莫测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风貌。它不仅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