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夜将半,竹风响入房。
鸟依松榻寐,星倚石窗光。
树叶带霜落,秋茅束枕香。
邻僧来日约,扶杖到云乡。
【译文】
夜深人静,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我独卧其中;
鸟儿依傍松树的床榻熟睡,星星倚靠在石头窗棂映照出微弱的光亮。
树叶带霜落下,秋草束成枕头发出阵阵幽香;
隔壁寺庙中的和尚明天约定来此相会,我将拄着拐杖去云游。
【赏析】
《山居》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山居之景:深夜,作者在竹林间听到飒飒风声,于是便推开窗户,看到月光下竹叶沙沙作响,于是便独自在竹影中躺下休息。这两句以动衬静,以声音衬托环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清幽的境界中,使人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后两句写与邻僧相约云游之事:邻僧明日将来访我。我拄着拐杖,去那高远、空旷的地方云游。
“寂寂”二字写出了环境的寂静。夜晚,只有作者一人在家,周围没有一点声音,只有风吹竹叶的声音。这种寂静的环境,使得作者产生了一种孤独感。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者烦躁,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宁静和安详。这种心境的转变,使得他在夜晚得到了一种心灵的安慰和满足。
“竹风响入房”,这里的“竹风”指的是风吹过竹林的声音。竹子是一种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它能够在风中摇曳而不倒,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个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宁静的感觉,让原本寂静的环境变得更加安静。同时,这个声音也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整个大自然都在为这个夜晚而歌唱。
“鸟依松榻寐”,这里的“鸟依松榻”是指鸟儿依偎在松树上的床上睡觉。鸟儿们喜欢在树林中栖息,它们在树林里可以找到安全、舒适的地方。而这个句子中的“床”并不是指真正的床铺,而是用来形容鸟儿们的栖息之地。这个句子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画面:鸟儿们在树林里安家落户,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而作者则在这个画面中找到了安宁和安慰。
“星倚石窗光”,这里的“星”指的是星星,它是天空中的一颗颗亮晶晶的光点。而“石窗”则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结构,它是由石头雕刻而成的窗户,通常用于古代的建筑中。这个句子描绘了一个宁静、神秘的画面:星星静静地躺在天空中,照亮了整个宇宙。而这个句子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他认为大自然的美丽是无法言表的,只能用星星来比喻。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树叶带霜落,秋茅束枕香”,这里的“树叶带霜落”指的是树叶上挂满了霜,而“秋茅束枕香”则是指秋天的茅草被捆成了枕头,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两个句子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树叶上挂满了霜,秋天的茅草被捆成枕头,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他认为秋天是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季节,他喜欢在这个季节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秋天的气息。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诗句中,还体现在作者的生活方式中。他常常在秋天的时候去郊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秋天的韵味。这种生活方式使他更加热爱大自然,也让他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乐趣。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它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它也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这种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山居》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优美意境的诗歌。它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这首诗不仅是王维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