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王旧国几翻新,满眼高车触路尘。
余亦白头君渐老,山中桂树恐嗤人。

注释:

粤王旧国几翻新,满眼高车触路尘。

粤王,指南越武王赵佗,他在秦朝灭亡后建立了南越王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岭南地区的旧国已经经历了几番变革,如今满眼都是高车疾驰而过的尘土。

余亦白头君渐老,山中桂树恐嗤人。

余,作者自称;白头,形容头发花白;君,指陶握山;老,年老;山中桂树,指陶握山的桂树,这里暗指诗人自己;嗤,嘲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头发也花白了,而陶握山的桂树恐怕也会嘲笑我这个年老的人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好友陶握山的。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陶握山岁月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己白发苍苍、年事已高的无奈。

首句“粤王旧国几翻新”,诗人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岭南地区的变化。昔日的南越王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历经沧桑,如今已是焕然一新。这里的“翻新”二字,不仅描绘了岭南大地的新貌,也暗示了诗人对陶握山的思念之情。

次句“满眼高车触路尘”,诗人用“高车”来形容岭南地区繁荣的景象,同时也暗喻自己的官场生涯。然而,这些繁华景象却似乎与诗人无关,他只能看着它们在眼前掠过,留下一片尘土。这种反差,让诗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第三句“余亦白头君渐老”,诗人自比为陶握山的白发老人,感叹岁月不饶人。他的白发,如同陶握山的桂树一般,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同时,他也担心这样的自己会被陶握山所嘲笑。这种忧虑与担忧,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尾句“山中桂树恐嗤人”,诗人以桂树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与不安。他认为,陶握山上的桂树会因为自己的年老而嘲笑自己。这种想象虽然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描绘岭南的变化和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它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