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石上可怜秋,曾得君王永夜游。
最喜碧桐三五树,不栽宫里省生愁。
中秋夜游虎丘千人石
虎丘中秋,万人共赏。千人石上,秋意凄凉。曾得君王永夜游,月下风清,水波不兴,仿佛当年盛事重现。碧桐三五,叶繁花茂,映衬月光如银,令人陶醉。最喜此景,不为宫里之愁。
赏析:
虎丘中秋,是苏州一大传统节庆。每逢此时,万人齐聚,共赏明月,其乐融融。诗中描述的“千人石上可怜秋”,便是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中产生。诗人通过描绘秋意、君王游历等场景,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中的“曾得君王永夜游”一句,不仅展现了古人对月亮的美好寄托,也体现了中秋节作为团圆佳节的文化内涵。月光之下,人们相聚赏月,共享天伦之乐,这不仅是自然的恩赐,也是文化传承的体现。
诗的后半部分“最喜碧桐三五树,不栽宫里省生愁”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这里的“碧桐”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而“不栽宫里省生愁”则是说在远离宫廷的民间享受生活,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不被忧愁所困。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千人石”、“碧桐”、“永夜游”等意象,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其更加富有情感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