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动林木,细雨飘然至。
秋尽气还佳,萧萧入我寐。
揽衣念前哲,明时上封事。
骸骨归山阿,学术承洙泗。
悠悠百年内,俎豆存真意。
圣贤久不作,斯文恐将坠。
嗟予老未闻,徒然负此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入罗浮住石洞作
微风动林木,细雨飘然至。
秋尽气还佳,萧萧入我寐。
揽衣念前哲,明时上封事。
骸骨归山阿,学术承洙泗。
悠悠百年内,俎豆存真意。
圣贤久不作,斯文恐将坠。
嗟予老未闻,徒然负此志。

诗句注释

  • 入罗浮住石洞作: 到罗浮山上居住并在石洞中定居下来。
  • 微风动林木: 微风吹过山林,草木摇曳。
  • 细雨飘然至: 细雨轻轻洒落。
  • 秋尽气还佳: 秋季即将结束,天气变得宜人。
  • 萧萧入我寐: 夜晚的寂静让我进入梦乡。
  • 揽衣念前哲: 拿起衣服思念古代贤人。
  • 明时上封事: 在盛世时期向帝王进献忠言。
  • 骸骨归山阿: 我的骨骼最终回归山林。
  • 学术承洙泗: 学问和技艺继承自洙水和泗水的文明。
  • 悠悠百年内: 在这漫长的一百年间。
  • 俎豆存真意: 祭品中的礼仪体现了真正的意义。
  • 圣贤久不作: 历史上很少出现像圣贤一样的伟人。
  • 斯文恐将坠: 这种文化可能因此而衰落。
  • 嗟予老未闻: 我年岁已高却未能听闻。
  • 徒然负此志: 只是白白地浪费了这样的抱负。

译文

微风拂动树林中的树木,细细的雨点飘然而至。
秋天快要结束了,天气变得更加宜人,我进入了梦乡。
起身穿上衣裳,缅怀古代的贤人,希望在盛世为帝王进献忠言。
我的尸骨最终回归山林,我的学术和技艺继承了洙水和泗水的辉煌传统。
在这漫长的一百年间,人们还在举行祭祀典礼,以表达他们对祖先的尊敬。
历史上很少出现像圣贤那样的伟人,这种文化可能因此而衰落。
感叹我年岁已高却未能听闻这些,只能白白地浪费了这样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他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从微风、细雨、深秋到夜晚的宁静,再到清晨醒来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思考。诗人通过回忆古代的贤人和自己的抱负,以及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忧虑,展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感叹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