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频望气,向夕意难明。
得有为渔乐,能蠲望阙情。
中枢趋讨贼,谋国又徵兵。
圣主真尧舜,何时见太平。
《戊寅岁除示所亲二首》是明代何吾驺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中原频望气:中原地区频频盼望着吉祥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特指现在的河南省一带。
- 频望:频繁地盼望或期待。
- 气:这里可能是指吉祥、好运或者希望等抽象的概念,与古代中国的风水信仰有关。
- 向夕意难明:傍晚时分,内心的情感难以明了。
- 向夕:傍晚时分,通常用于描述日落前后的时刻。
- 意难明:内心的情感难以明确表达或理解,可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困惑和迷茫。
- 得有为渔乐:得到一种钓鱼的乐趣,享受生活。
- 得有:意为得到,拥有。
- 为渔乐:从事捕鱼活动并从中寻找乐趣。
- 这一句可能象征着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超脱。
- 能蠲望阙情:能够消除对皇宫的眷恋之情,表示远离朝廷的决心。
- 望阙情:指对皇宫的依恋或眷恋之情。
- 蠲:消除的意思。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斗争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中枢趋讨贼:积极投身于朝廷的军事行动,讨伐敌人。
- 中枢:指朝廷或国家的核心地带。
- 趋讨贼:迅速而积极地前往讨伐敌人。
- 这一句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责任感。
- 谋国又徵兵:为国家谋划,又征召士兵。
- 谋国:为国家或集体的利益出谋划策或考虑。
- 又徵兵:再次征兵或召集军队。
- 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以及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态度。
- 圣主真尧舜:皇帝真是尧舜那样的圣君。
- 圣主:贤明的君主。
- 真尧舜:确实像尧舜那样贤明。
- 通过这样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贤明领导者的尊敬。
- 何时见太平:什么时候才能看见国家太平?
- 何日见太平: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国家太平或社会安定?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和平稳定的期望,以及对现实动荡不安的忧虑。
《戊寅岁除示所亲二首》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对朝廷事务的关注、对个人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些诗句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