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景曾当除,年光入著书。
忧天窥鸟度,爱日补衣疏。
短发嫌春浅,幽踪媚谷虚。
横塘数竽竹,长好对耕锄。

戊寅岁除示所亲二首

晏景曾,即晏几道。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汴州宛丘(今河南商丘县西南)人。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之一,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他的词现存六百多首。

译文:

戊寅年辞别亲人,岁月匆匆已进入新一年的开始。忧虑天高鸟远,爱日暖和补衣。

头发已经稀疏,春天却还很短,幽静的山林景色也让人迷恋。数着竹竿,长好对耕锄。

注释:

戊寅岁除:指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岁除,古代年终之祭称岁除或岁末、除夕。

入著书:指读书。

忧天窥鸟度:忧思如天高鸟飞越,难以测量。鸟度,鸟过天空。

爱日补衣疏:喜爱温暖的阳光,但衣物却穿得单薄,所以用补衣来取暖。

短发嫌春浅:因头发已白而感觉春天短暂。

媚谷虚:在山谷中漫步时,被谷中的美景吸引,感到心旷神怡。

横塘数竿竹:在横塘边数着竹子,因为竹子长得茂盛。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的词作。词中描绘了新年的到来和作者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第一句“戊寅岁除示所亲二首”直接点明了时间,戊寅岁除,即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这一句为全词定下了基调,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句“年光入著书”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年光,即岁月;著书,指读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新的一年里,依然保持着勤奋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体现了作者的学识和才华。

第三句“忧天窥鸟度”,则将视线投向了远方的天空和飞翔的鸟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这里的“忧天”可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某种忧虑和不安,而“窥鸟度”则描绘了鸟儿飞翔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

第四句“爱日补衣疏”,则转向了日常生活的方面。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温暖阳光的喜爱和对自己衣物单薄的感叹。这里的“爱日”和“补衣”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心和关爱。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中的节俭和朴素。

第五句“短发嫌春浅”,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感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短暂而美好的珍惜和感慨。这里的“短发嫌春浅”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头发稀疏而感受到的春天的短暂和珍贵,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第六句“媚谷虚”,则转向了作者的自然感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山谷中漫步时,被谷中的美景吸引,感到心旷神怡的情景。这里的“媚谷虚”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和放松,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欣赏。

最后两句“横塘数竿竹,长好对耕锄”,则回归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日常活动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横塘边数着竹子,因为竹子长得茂盛而感到欣慰的情感。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勤劳和努力,以及他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状态、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同时也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