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借澄秋濯画图,担泉醉月碧山隅。

若为娥素招清友,不觉冰轮映大夫。

蟾影流于萝薜碎,涛声和入广寒孤。

团团也是寒松色,故扫长空倒玉壶。

伍国开招同诸子煮泉开元井移酌落霞峰赋得明月松间照

天借澄秋濯画图,担泉醉月碧山隅。

若为娥素招清友,不觉冰轮映大夫。

蟾影流于萝薜碎,涛声和入广寒孤。

团团也是寒松色,故扫长空倒玉壶。

注释:

  1. 天借澄秋濯画图:天空如同一幅洗过的画图,清澈明净。
  2. 担泉醉月碧山隅:提着泉水,沉醉于月光照耀下的青山之中。
  3. 若为娥素招清友:如果嫦娥(即月亮)用纯洁的素色来招引清静的朋友。
  4. 不觉冰轮映大夫:不知不觉中,明亮的月亮映照着这位官员。
  5. 蟾影流于萝薜碎:月亮的影子落在藤蔓和树枝上,像破碎一样。
  6. 涛声和入广寒孤:波涛的声音与广寒宫的孤独相融合。
  7. 团团也是寒松色:这团冷杉的颜色也映衬着天空中的月亮。
  8. 故扫长空倒玉壶:所以,我在这里扫除长空,倒映出如同玉壶一样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天、月、山、水等元素构建出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首句“天借澄秋濯画图”便将天空比作一幅洁净如水的画卷,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担泉醉月碧山隅”,诗人提着泉水在青山的一角陶醉,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三句“若为娥素招清友”,诗人想象嫦娥用素色来招引那些清静的朋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瀑布和冷杉等元素,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最后两句“团圆也是寒松色,故扫长空倒玉壶”则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月光下的冷杉比喻成玉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然物外的情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作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