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翩彩鹢照澄湖,试屐津涯即画图。
茗接泉源师陆羽,梅非花候动林逋。
游陪放客山增径,行逐疏钟路转迂。
恨不尽移河畔草,为持半偈藉承趺。

【注释】

夏杪:夏季的末尾。

诸子:指作者的朋友、同辈人。

布席梅园:即“梅仙”,相传晋末道士许逊隐居于山中,人们常去山上采药、赏梅,并建有“梅仙馆”。后因以“梅仙”为名胜。

落霞峰:即“天柱峰”,位于江西南昌市西郊约5公里处,是江西省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开元泉:即“庐山温泉”,在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西南20公里处。

宝莲寺:在江西星子县西北约3.5公里处的莲花山顶,始建于南朝宋元嘉年间(424年-453年),唐代时曾改名为“法安寺”,宋代又改称“宝华寺”。

联翩彩鹢:即“彩鸳”,一种水鸟。

试屐津涯:指游历到津水之畔。

陆羽:字鸿渐,号竟陵子,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著有《茶经》一书。

林逋:字长源,北宋著名诗人、画家,与欧阳修友善,以诗文见称,精于梅花,世称“梅妻鹤子”。

放客:指漫游不羁的文人雅士。

增径:指山路曲折。

疏钟:指寺庙中悠扬的钟声,多用于形容寺庙幽静的环境。

河草:指河岸上的野草。

半偈:佛教用语,意指佛经的一半。

【译文】

彩鸳翩翩飞过澄碧如镜的湖水,我踏着木屐登上了津水之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图画之中。

品茗时汲取泉水之源,如同跟随陆羽学习制茶;而梅香非花所发,却能动人心魄。

游玩时陪同放荡不羁的文人雅士,沿着山间小径前行,听着疏钟悠扬地响起。

遗憾不已的是未能将河畔的野草移走,只带了几份佛经一半的经文作为纪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南昌郊外风景后所作的诗作。

首句“联翩彩鹢照澄湖”描写了作者乘船游湖的情景,彩鹢指的是彩鸳,即彩鸳戏水,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生动形象。

第二句“试屐津涯即画图”进一步描绘了作者游览的过程,他站在津水之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景色宜人。

第三句“茗接泉源师陆羽”,描绘了作者品尝茶叶的场景,他品茗时汲取泉水之源,如同跟随陆羽学习制茶;而梅香非花所发,却能动人心魄。

第四句“梅非花候动林逋”,描述了作者游玩时的所见所闻,他游玩时陪同放荡不羁的文人雅士,沿着山间小径前行,听着疏钟悠扬地响起。

第五句“恨不尽移河畔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遗憾不已的是未能将河畔的野草移走,只带了几份佛经一半的经文作为纪念。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南昌郊外风景时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