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春门径未全开,忧国无能枕碧隈。
有可付人终老得,无因遣闷赖君来。
异时鸡黍能添子,遭乱耕耘不用材。
倘许八龙同下食,扁舟百里日过回。

【注释】

经春门径:经过春天的门径。

忧国无能:忧虑国家而不能有所作为。枕碧隈:靠在青翠的山冈上休息。

有可付人终老得:有值得托付的人能终老于我。无因遣闷赖君来:没有理由使我感到郁闷而你来。

异时鸡黍:将来有客人来时。

遭乱耕耘不用材:在战乱中,耕种不用木料。

倘许八龙同下食:倘若允许我和八个人一起吃饭。

扁舟百里日过回:乘坐扁舟一日能行百余里。

【赏析】

此诗作于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诗人任处州知州时期。当时,南宋朝廷与金朝连年交战,诗人对此十分忧虑,因而写这首诗以自抒其忧心。首二句写诗人经过春天之门径,仍不能开怀,忧国之情溢于言表;三、四两句说:“有可付人终老得,无因遣闷赖君来”,意思是有可以托付的人终老于我,没有理由使我感到郁闷而你来;五六两句写将来有客来访时,“异时鸡黍”指待客设宴,“遭乱耕耘不用材”则是说在战乱中,耕种不用木料,意谓当此之时,谁又能来为作者排解烦闷?末两句是说:假如能得到你这样的知己,那么我就可以乘着扁舟,一日能行百余里了。这是一首寄情山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全诗构思精巧别致,语言平易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