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身世本浮沤,七十来过苦未休。
恋主自嘲同燕雀,服官何用沐猕猴。
包胥泪尽邀秦援,王导忧来诧楚囚。
白发数行频作计,长驱直北更何求。

【注释】

道人:道士。身世:指个人命运。浮沤:比喻人生如水中的浮萍,随波逐流。七十开帙:打开书本。苦未休:指生活艰辛,困苦没有停止。燕雀:比喻小人。沐猕猴:喻指在权贵手下为官。包胥(wūxī):春秋时期楚国大臣,被吴国打败后,曾痛哭于秦廷上求援,后得到秦国的帮助,楚国得以复国。楚囚:楚国囚犯,泛指受困之人。白发数行:形容头发花白,年纪已老。频作计:频频制定计划。长驱直北:直指北方,意指不屈不挠地奋斗到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首联“道人身世本浮沤,七十来过苦未休。”诗人自比为道士,以人生如水上浮萍比喻其飘零之身。他感叹自己年过古稀,却依然饱受艰难。颔联“恋主自嘲同燕雀,服官何用沐猕猴”则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讽刺。诗人认为,那些依附权贵、阿谀奉承的人如同燕雀一般,毫无尊严可言;而那些身居高位者则像猕猴一般狡猾,让人厌恶。颈联“包胥泪尽邀秦援,王导忧来诧楚囚”则是诗人回忆历史上两位贤臣的遭遇。包胥为楚国求援时,泣尽了眼泪;王导在朝廷上为百姓担忧时,也显得忧心忡忡。尾联“白发数行频作计,长驱直北更何求”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信念的总结。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迈,无需再为生计奔波;即使面临困境,他也无所畏惧,决心勇往直前,不再有任何奢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反问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讽刺。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