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尺心为一寸心,荧荧永夜出重阴。
兰膏剔尽还留性,取放虚灵照古今。

【解析】

此诗为诗人于公元820年(唐宣宗大中六年)秋,在长安应试时所作。

“感灯草”三句:感物怀人,以萤火虫的闪烁来比喻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十尺心,指蜡烛的心,一尺约等于三十寸,所以十尺烛芯相当于一寸烛心,意谓蜡烛的心虽短,但燃点之火却能长明不灭。荧荧,即萤火虫的光点,这里用来形容烛光。永夜出重阴,意为在漫漫长夜里,它独自闪烁着。重阴,浓重的云层。取放虚灵照古今,意为它虽然被取去、留下一些余烬,但它仍保持着虚灵之气,照亮古今。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蜡烛的芯短,但燃烧起来却可以长久不熄,它虽然被人们拿去一部分,留下一些余烬,但它仍保持着虚灵之气,照亮了古今。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感灯草”句中的“感”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兰膏剔尽还留性”,是说朋友虽然离我而去,但是我仍然想念他,就像兰膏虽被剔尽,但仍有香味留在心间一样。这里的“剔尽”和“留”是反义词,而“兰膏”和“心”又是同位词,“剔尽”“留”和“兰膏”“心”是并列关系,“兰膏”在这里代指友情。“取放”二字,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取放”二字,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答案】

《感灯草》

十尺心为一寸心,荧荧永夜出重阴。

兰膏剔尽还留性,取放虚灵照古今。

赏析:

此诗写诗人于公元820年(唐宣宗大中六年)秋,在长安应试时所作。

“感灯草”三句:感物怀人,以萤火虫的闪烁来比喻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十尺心,指蜡烛的心,一尺约等于三十寸,所以十尺烛芯相当于一寸烛心,意谓蜡烛的心虽短,但燃点之火却能长明不灭。荧荧,即萤火虫的光点,这里用来形容烛光。永夜出重阴,意为在漫漫长夜里,它独自闪烁着。重阴,浓重的云层。取放虚灵照古今,意为它虽然被取去、留下一些余烬,但它仍保持着虚灵之气,照亮古今。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尽管蜡烛的芯短,但燃烧起来却可以长久不熄,它虽然被人们拿去一部分,留下一些余烬,但它仍保持着虚灵之气,照亮了古今。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感灯草”句中的“感”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兰膏剔尽还留性”,是说朋友虽然离我而去,但是我仍然想念他,就像兰膏虽被剔尽,但仍有香味留在心间一样。这里的“剔尽”和“留”是反义词,而“兰膏”和“心”又是同位词,“剔尽”“留”和“兰膏”“心”是并列关系,“兰膏”在这里代指友情。“取放”二字,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取放”二字,表现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