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衡阳未复归,嗷嗷岂为稻粱肥。
帛书曾否传苏武,塞外于今使节稀。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雁:此处指使者或信使。衡阳:古地名,在今湖南,是古代南行必经之地。复归:归来。嗷嗷:哀鸣之声。帛书:用丝绸织成的书信。曾否传苏武:是否将苏武的书信传到了北方?苏武:字君迁,西汉人,汉武帝时为使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后牧羊北海,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塞外:指北方边塞一带。于今使节稀:现在北方边塞一带的使者很少。

【赏析】

《感雁》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通过咏叹历史人物苏武的故事,表达了对当时边关形势的忧患和对国事的关切。全诗以“雁”为题,借咏史抒怀,感慨万端。

第一句写雁飞越了万里之遥的衡阳,但并未能回归故乡。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把雁比作使者,写出其长途跋涉的艰辛。第二句写雁在南方的稻田里觅食,并非为了稻粱(稻谷与粱米),而是另有所为。这里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雁的同情,同时也隐喻了那些不能回归故乡的征人和使者。第三句写曾经有人将苏武的书信传到了北方边塞,但现在边关使者稀少,说明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痛苦。第四句写现在的边关使者很少,暗示了国家边疆的安全形势岌岌可危。整首诗以雁为喻,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