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寒疏雨洗蘼芜,客过津亭候雁孤。
楚水湘烟天一色,扬帆东下醉屠苏。

注释:

楚人萧符长以新邑王芦人令公书至赋别 —— 楚国人萧符长收到了王芦人(指王粲)的书信,于是赋诗告别。

馀寒疏雨洗蘼芜,客过津亭候雁孤 —— 残阳如血,细雨蒙蒙,洗净了野草上的露珠。客人在渡口亭中等待雁群归来。

楚水湘烟天一色,扬帆东下醉屠苏 —— 楚江湘水烟云交融,天际与水面浑然一体。诗人扬帆向东,乘船而下,醉饮屠苏酒。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楚人萧符长以新邑王芦人令公书至赋别”,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和人物。“楚人”表明诗人来自楚国,是当地的人;“萧符长”是王粲(字仲宣),当时担任新邑王芦人县令。王粲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辞赋家、音律学家,也是著名书法家,他博学有才艺,善鼓琴,精音律,尤工诗歌,为“建安七子”之一。他的《七哀诗》,更是千古绝唱。而王粲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如此美妙的诗篇,除了其本身才华外,还离不开其身边人的协助。

第二句“馀寒疏雨洗蘼芜,客过津亭候雁孤”,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乡赴任的关切之情。“馀寒疏雨”点出了时间,正值初冬时节,天气渐冷,雨水也多了起来。“洗”字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冲刷着野草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客过津亭候雁孤”则写出了诗人在渡口亭中等待朋友的情景,而朋友却迟迟未来,只能独自等待。

第三句“楚水湘烟天一色,扬帆东下醉屠苏”,则将画面推向了远方,展现了一幅壮阔的景象。“楚水湘烟”指的是长江和湘江一带的山水景色,而“天一色”则是指天色与大地融为一体。此时,诗人扬帆向东,乘船而下,醉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一种传统的汉族药酒,传说可以驱邪避疫,延年益寿。诗人在这里借酒浇愁,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离别的感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