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袖里少明珠,借火持灯底事迂。
若个红尘高坐客,不从尘外讨真如。

【注释】

何人袖里少明珠——何人:指谁。袖里:衣袖中。明珠:珍珠。这里比喻高德音的诗才。

借火持灯底事迂——借火:向别人借用光亮;持灯:手持油灯。底事:为何,什么事?这里指借光,指借别人的诗句。

若个红尘高坐客——若:你、他。个:这、那。红尘:佛家语,指尘世,人间。高坐:指在高处安坐,引申为高人。

不从尘外讨真如——不从:不在。尘外:佛家语,指世俗之外。真如:佛家语,指真理。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作者贬为道州刺史期间。诗人在临江亭上送别友人高德音时写下此诗,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敬爱之情以及自己的人生态度:不求虚名,不慕权势。

首句“何人袖里少明珠”,是说高德音的诗才如同袖里的明珠一样珍贵难觅。次句“借火持灯底事迂”,“借火”与“持灯”均暗喻求人帮助之意,而“底事”即何事。三、四句“若个红尘高坐客”和“不从尘外讨真如”,则分别指出了高德音不同于一般红尘中的人,他是一位真正的高士,不慕名利,远离官场是非,只追求真理。

这首诗通过写送别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高德音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重之意。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