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玉皇香案吏,中兴猎猎动旌旗。
作舟作楫长风送,笑煞姜滨入梦迟。

注释:

曾为玉皇香案吏,中兴猎猎动旌旗。

作舟作楫长风送,笑煞姜滨入梦迟。

注释:

曾经在玉皇大帝的香案前当过小吏,如今国家中兴,战旗猎猎飘扬。

驾着船、划着桨迎着长风而去,姜滨入梦太迟,笑死我了。

赏析:

此诗以“口占”起韵,首句即点出身份:“曾是玉皇香案吏”,是说从前曾在玉皇大帝的香案上做过小吏。这句诗中“香案吏”三字暗含典故,据《旧唐书·张九龄传》载,唐玄宗晚年沉溺道教,常于内殿焚香,令百官朝拜。有一次他问张九龄:“卿知否?”九龄对曰:“臣不知。”帝曰:“人皆达圣敬君,卿独不知邪?”九龄对曰:“臣为宰相,乃人臣;知非其分,安敢言知!”这一句诗中的“香案吏”,就是暗指张九龄曾为皇帝的宰相,而皇帝却问他是否知道“人皆达圣敬君”。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官场风气的不满和讽刺。

第二句“中兴猎猎动旌旗”,是说国家正在中兴之时,战旗猎猎飘扬。这里“中兴”一词,既是指唐朝国力强盛时期,也暗含了作者自己的抱负与期望。而“猎猎”则形容战旗的飞扬,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感觉。

第三句“作舟作楫长风送”,是说驾着船、划着桨迎着长风而去。这里,诗人以“舟”和“楫”比喻自己为国家效力的决心,而“长风送”则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兴盛的景象。

最后一句“笑煞姜滨入梦迟”,是说姜滨在梦中笑到死去。这里的“姜滨”是一个典故,据《晋书·王隐传》载,晋元帝时有名士姜滨,为人正直,不阿权贵,被诬陷为谋逆之罪,全家被诛灭。后来有人梦见姜滨入梦,对他说:“吾今得去矣。”但当夜果然被杀害。这里用典暗指自己虽然为官清廉正直,但仍然难逃被害的命运。而“笑煞”则是夸张地表达自己对这种命运的无奈和愤怒。整首诗通过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盛景象的赞美和自己命运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