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许原辞日月光,毋烦爝火溷行藏。
春来舟楫浮空至,可有尊□奏一匡。
【注释】: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 ——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所作。
巢许:相传尧时隐士许由,舜时隐居的巢父,二人都因不受帝命而辞官归隐。
原辞:原来他们辞官前曾说过。
毋烦:不要麻烦。
爝火:小火把,比喻微力不足以成事。
行藏:行为与才能。
春来:春天到来。
舟楫:船。
浮空至:飘浮在空中到达。
尊□:尊贵的人。
奏一匡:献计献策以匡正时政。
【赏析】:
此篇为酬和诗,酬和诗是指作者在别人的作品发表后,写诗加以评论或回应的诗歌体裁。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中的“二日”,指代诗人在正月初一和正月初二两天写的这首诗。“履端”,指踏着初春的脚步。“赋十绝句”,指写了十首七绝诗。
首句:“巢许原辞日月光,毋烦爝火溷行藏。”“巢许”指的是春秋时期两位高士,巢父和许由,两人均不愿做官,隐居山林。“原”是原来的意思,“辞”是推脱、谢绝。“日月”泛指南北,借指朝廷。“篝火”指微光,比喻力量微小,不足成事。“行藏”即行为才能。这两句说,巢父许由本来辞别了朝中显贵,不再过问国家大事的。
第二句:“春来舟楫浮空至,可有尊□奏一匡。”这是说,现在春天来临,江海之水也涨起来了,可以乘着船只顺流而下,去到京城向皇上进言啊!“舟楫”指船,“浮空至”指顺流而下。
整首诗的意思是说,现在春天到来,江海之水也涨起来了,可以乘着船只顺流而下,去到京城向皇上进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