鹪鹩何悲鸣,不出丘与岑。
鹤唳九皋彻,虎啸白日阴。
山高易呼远,声短难为音。
秋风薄林木,阳春变鸣禽。
毁誉随所易,物理诚难任。
爱子以令德,愿言附素琴。
【注释】
鹪鹩:一种小鸟,羽毛灰褐色。
丘与岑:指山。
鹤唳九皋彻(chè):大雁鸣叫的声音传得很远。传说尧时舜在历山听到大雁鸣叫,就到历山去拜见尧。
阴:阴暗。
阳春:春天,这里借指好天气。
毁誉随所易:毁誉随着自己的喜好而转移。
素琴:没有修饰的弦乐器。
【赏析】
首联“鹪鹩何悲鸣,不出丘与岑”,以鸟自况,写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诗人不愿为官做宦海浮沉的游子,宁愿像鸟儿那样,栖息于高高的山岭或幽静的深谷之中,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颔联“鹤唳九皋彻,虎啸白日阴”写景,描写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山水画面。诗人以鹤和虎的叫声喻人,表明自己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颈联“山高易呼远,声短难为音”进一步写景,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山峰和其上鸣叫的鸟儿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尾联“秋风薄林木,阳春变鸣禽”写意,诗人以秋风扫落叶的萧瑟景象,比喻自己遭遇的不幸;以春天万物复苏、百鸟争鸣的美好景象,比喻自己内心的喜悦。
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安适隐逸的情怀,以及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