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嗟古来豪杰皆如此,李纲急用缓还否。猿臂不侯岂数奇,归来薙草开三亩。
色举相从转翅飞,何必黄金生左肘。少壮同心老未捐,一再弁言问敝帚。
只今三集更琅琅,言动鬼神字蝌蝌。非子谁当叙我诗,下士闻之大开口。
噫唏此笑未足奇,忍使泰恒辨培塿。余归六载甲子周,赠我长篇重山斗。
高朋满座竞豪吟,一读一叫称不朽。古稀久逾后车来,四海相将待君寿。
而我嗫嚅赋未成,何用朱提酒一卣。焚香永夜报秋声,梧桐疏雨寒砧捣。
念兹竟夜不能眠,起作曼歌何草草。欲识寒螀鸣雁心,宁用选声趋巧好。
祝君扛笔长作诗,诗成多寄何龙友。君子于吾犹弟行,我子君孙偕碧藕。
如此相过占聚星,荀陈纷纷宾主耦。君来榄溪几时来,我有斗酒谋诸妇。
【注释】
寿区:祝寿。
几蘧(jū chuí):指李几蘧,字几道,号蘧子。
李纲:即李纲,北宋抗金名将。
猿臂:形容李纲臂力过人。
色举:指王安国。王安国是王安石之子。王安国与其父王安石同在变法时被贬,后皆复任,王安国又因直言进谏而遭贬。两人都以“归来薙草”自喻,表示不随波逐流,不改其节操。王安国后来隐居于三亩山中,过着清贫的生活,直到死。
色举相从转翅飞:指王安国与其父王安石。
何必黄金生左肘:指王安国与其父王安石。
少壮同心老未捐:指王安国与其父王安石。
一再弁言问敝帚:指王安国与其父王安石。
三集更琅琅:指王安国与其父王安石。
言动鬼神字蝌蝌:指王安国与其父王安石。
非子谁当叙我诗:指苏轼与王安国。
下士闻之大开口:指苏轼对王安国的称赞。
噫唏此笑未足奇:指苏轼对王安国的嘲笑。
忍使泰恒辨培塿:指苏轼讥讽王安国。
馀归六载甲子周:指苏轼归乡已六载,即苏轼归乡已六十年。
高朋满座竞豪吟:指苏轼与王安国的聚会。
古稀久逾后车来:指苏轼已入古稀之年。
四海相将待君寿:指苏轼的名声远播海内外,各地人民都来祝贺他长寿。
而我嗫嚅赋未成,何用朱提酒一卣:指苏轼未能完成赋作,却要准备美酒招待大家。
焚香永夜报秋声:指苏轼在深秋之夜点燃香料以驱赶蚊虫,同时思念远方友人。
念兹竟夜不能眠,起作曼歌何草草:指苏轼彻夜难眠,起身吟唱诗歌。
欲识寒螀鸣雁心:指苏轼想要了解寒蝉和大雁的心情。
宁用选声趋巧好:指苏轼认为音乐应该追求真挚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迎合潮流。
祝君扛笔长作诗:指苏轼祝愿王安国能写出更多的好诗。
诗成多寄何龙友:指苏轼希望王安国能将他的作品寄给他的朋友何龙友。
君子于吾犹弟行:指苏轼认为王安国就像他的兄长一样亲切。
我子君孙偕碧藕:指苏轼希望自己的儿子、孙子都能像王安国那样贤德。
如此相过占聚星:指苏轼与王安国的友情深厚如星宿般相互照耀。
荀陈纷纷宾主耦:指王安国与苏轼都是宾客,彼此之间关系亲密。
君来榄溪几时来:指王安国何时再来拜访苏轼。
我有斗酒谋诸妇:指苏轼准备用美酒招待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通过赞颂李几蘧和王安国两位历史人物,抒发了作者对这两位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意。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回顾也有现实的感慨,既有赞美也有讽刺,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