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别非千里,离忧似隔年。
自伤为客早,多识过江船。
归梦难通峡,羁愁欲到天。
骠骑名久贵,第五亦徒然。

《嵩台下寄家兄二首》

偶别非千里,离忧似隔年。自伤为客早,多识过江船。归梦难通峡,羁愁欲到天。骠骑名久贵,第五亦徒然。

译文
我与家兄在嵩山下分别,虽然距离不远,但离别的忧愁却像过了一年那样沉重。因为早早地离开家乡在外为客,所以时常怀念家乡和家中亲人。我见过许多经过长江的船只,每一条船都可能载着不同的故事。回家的梦难以实现,我的羁旅之愁也似乎升到了天际。尽管家兄的地位显赫,但我也只希望他能平安无事,不必过于忧虑荣华富贵。

此诗是明代诗人何巩道创作的《嵩台下寄家兄二首》的第二首,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将离别的哀愁、生活的不易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家的深切眷恋。同时,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传达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何巩道(1546-1603)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何巩道生于明朝末年,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深的家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关切。何巩道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而著称于世,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偶别非千里,离忧似隔年。”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离别之痛,远超过物理距离的感受。这种表述方式增强了情感的强度,使读者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自伤为客早,多识过江船。”表达了诗人因早早离家而感到的孤独和辛酸。这种经历使得诗人更加珍惜与家乡的联系,也使他更加关注旅途中的每一艘船载着的故事。

“归梦难通峡,羁愁欲到天。”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归梦”和“羁愁”都指向了一种无法实现的愿望,即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种愿望的强烈程度使得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骠骑名久贵,第五亦徒然。”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地位和名誉的看法。尽管家兄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名声,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回报或安宁。相反,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名利的厌倦和对平凡生活的渴望。

何巩道在这首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独特视角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通过对家兄的思念和自身境遇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于家庭、亲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即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和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