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凭高目,居然下界分。
江流如带水,山落乍寒云。
雁影高低度,钟声远近闻。
频来逐仙侣,真气动星文。
【解析】
解答此题,要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全诗内容。“偕诸年丈游清凉台”,与众同年的好友一起游玩清凉台。“一引凭高目,居然下界分。”登高远望,放眼望去,只见大地在脚下展开。“江流如带水,山落乍寒云”。江水像条带子一样流动着,山峦落下时好像一阵寒冷的云雾。“雁影高低度,钟声远近闻”。“雁影”指大雁飞行的影子,这里指群雁排成行,飞过头顶;“钟声”指寺庙里传来的钟声,这里用钟声比喻声音传播的距离。“频来逐仙侣,真气动星文。”他们频频前来,追逐仙人伴侣,真是令人激动不已啊!“星文”是星名,古人认为北极星旁有颗星叫牵牛,牵牛星旁有颗星叫织女,故有“牵牛织女渡河”的传说。此处借代天体运行、银河。赏析:
第一首写游清凉台之所见所感。诗人首先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和同伴,接着写登高所见之景。“江流如带水,山落乍寒云”,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雁影高低度,钟声远近闻”,诗人用“雁影”比喻群雁飞行的影子,用“钟声”比喻声音传播的距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最后两句写游清凉台后的感受。诗人感叹自己与仙人为伴,心情激动不已,真是令人激动不已啊!
第二首写游清凉台之所见所感。诗人首先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和同伴,接着写登高所见之景。“雁影高低度,钟声远近闻”,诗人用“雁影”比喻群雁飞行的影子,用“钟声”比喻声音传播的距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然后写下山时的情景。“江流如带水,山落乍寒云”,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最后两句抒发了游清凉台后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与仙侣为伍,心情激动不已,真是令人激动不已啊!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
偕诸年丈游清凉台(或“同友人游览清凉台”)
一引凭高目,居然下界分。(或“登上清凉台,极目远眺,仿佛看到了人间与天上的分界线”)
江流如带水,山落乍寒云。(或“江水蜿蜒流淌如腰带般细长,山峰突然落下,仿佛一片薄雾弥漫”)
雁影高低度,钟声远近闻。(或“大雁飞翔时的影子高低不定,远处传来的钟声时有时无”)
真气动星文。(或“频频前来追寻仙人伴侣,真气震动了天上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