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尽登临意,相携上玉台。
云山千嶂合,井里万家开。
日落寒原迥,风生暮壑哀。
迟回江月上,似涌夜珠来。

译文与注释

1. 未尽登临意,相携上玉台。

译文:还没有尽情欣赏高处的景色,就已迫不及待地相互搀扶着一起登上了玉台。
注释:未尽 - 没有完全尽兴/尚未满足;
上 - 登上/到达;
玉台 - 比喻高高的山巅或亭台。

2. 云山千嶂合,井里万家开。

译文:远处的山峰仿佛连绵的云雾,近处的村庄犹如井中灯火,万家灯火点亮了整个村落。
注释:云山 - 指远处的山脉,被云雾缭绕;
千嶂 - 形容山峦叠嶂,数量众多;
井里 - 指村中的水井,象征性地代表了村落的日常生活和生活气息;
万家 - 指村落中居住的许多家庭。

3. 日落寒原迥,风生暮壑哀。

译文:太阳渐渐西沉于寒冷的原野之上,夜幕降临时,风吹动着峡谷,声音显得格外凄凉。
注释:日落 - 指日落时分,太阳在地平线下消失;
寒原 - 指冷清的原野,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迥 - 指远;
风生暮壑 - 风声回荡于山壑之中,发出哀婉的音响;
壑 - 山谷。

4. 迟回江月上,似涌夜珠来。

译文:月光慢慢徘徊在江面,宛如夜晚珍珠般缓缓升起。
注释:迟回 - 缓慢而迟疑的样子;
江月 - 指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即江中的月亮;
涌 - 像泉水一样涌出,此处形容月光如珍珠般明亮、珍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凉台上一同赏景的情景。诗人通过“未尽登临意”表达了对美景的渴望和留恋,以及急切想一睹其胜的心情。接着,以“相携上玉台”展现了两人结伴而行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攀登过程中的亲密无间。

第二联“云山千嶂合,井里万家开”,通过远景与近景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层次分明而又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村庄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村落的宁静之美。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

接下来的三联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登高望远时的心境。从“日落寒原迥”到“风生暮壑哀”,再到“似涌夜珠来”,每一联都通过具体的景象和听觉的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叹。特别是最后一句“似涌夜珠来”,将月光比作珍贵的夜晚明珠,生动地展现了月光的美丽和神秘感,使整首诗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山水、光影等元素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艺术境界,使得读者能够在品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的感受和情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