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三月客,今始试游踪。
节是登高会,人怜话旧逢。
市朝多变态,丘壑暂从容。
物虑此俱寂,时闻云外钟。

【注释】

九日与诸年友游栖霞——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代风俗,在这一天登高远望。栖霞:山名,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东南。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在重阳节登栖霞山时所作。

金陵三月客——金陵:今南京市,古称金陵。三月:指重阳节前后。诗人自称“三月末至四月间来到金陵”。金陵是诗人久已向往的地方,他在此地作客,自然倍感亲切。

试:尝试。

节:指重阳节,古人于此日登高饮宴,并佩茱萸、饮菊花酒,以避灾辟邪。

人怜话旧逢:人们喜爱和诗人畅谈往事。“怜”字表明人们对诗人的好感之情。

市朝多变态:指京城里繁华喧嚣。“市朝”代指京城。“变态”,变化无穷的样子。

丘壑暂从容:暂时放松胸怀,寄情于山水之间。丘壑,指山川景色。

物虑此俱寂,时闻云外钟: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沉浸在寂静之中,偶尔听到从远方传来的钟声。“物虑”即物我两忘。这里指自然界的万物。“云外钟”指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

此诗作于重阳节,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重阳登高赏菊的情趣。前四句为第一段,写诗人重阳登高赏菊,有感而发;后四句为第二段,写诗人与同游诸人相别时的感受。全诗语言平易浅近,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首联点出时间地点,交代此行的目的和心情。诗人在重阳节这天来到金陵,初到此地,便兴致勃勃,开始登山赏菊。“三月末至四月间”,说明此时正值深秋,天气凉爽,适合登山游览。“金陵”即南京,当时是六朝古都,风景名胜甚多,诗人对此地自然十分留恋。“今始”,表示这是第一次来,因此更觉新鲜有趣。“试”字表明作者此次出游并非出于本意,而是因为被邀而来,所以也显得有些勉强和不情愿。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写重阳节登高饮酒的习俗。古人认为重阳节登高能消灾避祸,因此重阳节这天,人们会登高山、饮菊酒、佩茱萸以求平安。“登高会”,即登高饮酒之会。“人怜话旧逢”,意思是人们喜爱和诗人畅谈往昔之事。“怜”字表明人们对诗人的好感之情,也表现了朋友间的亲密无间。

颈联两句写诗人与同游诸人分别时的感慨。“市朝多变态”,意思是京城里繁华喧嚣,世事变幻无常。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人生百态、世态炎凉的感慨。“丘壑暂从容”,意思是暂时放松胸怀,寄情于山水之间。这句既是对诗人此刻心情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和追求。“时闻云外钟”,意思是偶尔听到从远方传来的钟声。这里的“云外”是指远离尘嚣的高处,而“时闻”则表明这钟声虽然遥远,但依然清晰地回荡在诗人耳边,让人感到宁静而安详。

尾联两句写诗人离别时的感受。“物虑此俱寂”,意思是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沉浸在寂静之中。这里的“物虑”即物我两忘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时闻云外钟”,意思是偶尔听到从远方传来的钟声。这里的“云外”是指远离尘嚣的高处,而“时闻”则表明这钟声虽然遥远,但依然清晰地回荡在诗人耳边,让人感到宁静而安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