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罗佛前树,闻已阅齐梁。
为问千灯接,何如一睡长。
坛虚无讲席,殿老不焚香。
兴废休关感,吾生总梦场。
【注释】
娑罗:指佛前树。
闻已:听了之后。
为问:请问。千灯:佛教用语,意谓佛祖的法身如千千万万个灯火,故称千灯。
何如:不如,怎么比得上。一睡长:即“一觉长”,形容睡眠之长。
坛虚无讲席:佛寺中无道士讲经说法。
殿老不焚香:佛寺中无僧人烧香。
兴废休关感:佛教认为一切有生必有死,生死轮回,兴废无常,与佛理相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佛寺时写的。诗人对佛寺中的佛像和供器等进行了描写和感叹。
首句“娑罗佛前树,闻已阅齐梁。”写佛前娑罗树的参天高耸。娑罗树,梵语Sarabhaja,意为“宝华树”或“宝树”,又称菩提树、觉悟树等,为释迦牟尼修行处所之一,亦为佛祖成道之地。这里以娑罗树来象征佛前庄严。
次句“为问千灯接,何如一睡长。”“为问”就是询问,“千灯接”是指佛家讲的千灯会,是佛教徒集体诵经念佛的一种仪式,“千灯”是比喻,表示佛前香烟缭绕不断,而“接”则表示佛前香烟绵延不绝。“何如一睡长”是说千灯会的香烟绵延不绝,但自己睡一觉却能长眠不醒。
三四两句“坛虚无讲席,殿老不焚香。”写佛寺中无道士讲经说法,也无僧人烧香。“坛虚”指佛寺内没有道士讲经布道的道坛。“殿老”指佛寺中没有僧人居住的大殿。“不焚香”指的是僧房中没有僧人焚香。
五六两句“兴废休关感,吾生总梦场。”写佛寺的兴废与自己的生死无关,人生就像一场梦境一样。“兴废”指佛教寺庙的兴建与毁坏。“休关”指佛教中的戒律,即戒律的遵守与否无关紧要。“关”在这里指“门”。“感”指感悟,感慨。“兴废休关感”是说佛寺的兴起与毁灭与自己的生死无关。“吾生总梦场”指自己的一生就像一场大梦。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寺生活的向往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