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村落卧苫茨,尚忆莲池结社时。
我自惨深乌鸟痛,君今谁问鹡鸰悲。
延陵已许生前剑,有道宁辞死后碑。
珍重惠连情好在,转因池草有馀思。

这首诗出自姚仲和的《寄张南史》。

诗句解释:

  1. 三春村落卧苫茨,尚忆莲池结社时。
    “三春”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即初春、盛春和晚春,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村落”指农村或者乡村。“卧苫茨”是指盖着茅草睡觉,是古人的一种简陋的住所。“莲池”通常指的是莲花盛开的水塘或池塘。“结社”在这里可能是指朋友或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学问或诗歌的地方。

  2. 我自惨深乌鸟痛,君今谁问鹡鸰悲。
    “惨深”形容悲痛到了极点,难以言表。”乌鸟痛”可能是指鸟类失去伴侣的悲伤,这里用来形容人的痛苦。“君今”指你,“谁问”可能是询问的意思,表示对别人的关心或慰问。“鹡鸰悲”是指鹡鸰鸟的悲鸣,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悲哀。

  3. 延陵已许生前剑,有道宁辞死后碑。
    “延陵”是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延陵季子,他是吴国著名的贤臣,以忠诚著称。“生前剑”可能是指延陵季子的宝剑,象征着他生前的英勇。“有道宁辞死后碑”是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他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宁辞”可能是指宁愿选择死,也不选择平庸的生活。

  4. 珍重惠连情好在,转因池草有馀思。
    “珍重”是一种礼貌用语,意味着重视和珍惜。“惠连”可能是指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嵇康和阮籍,他们两人以才学闻名,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这里的“情好”可能是指他们的友情深厚。“转因池草有馀思”可能是指由于池中的草生长茂盛,引起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三春村落卧苫茨”,通过简单的画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而“我自惨深乌鸟痛,君今谁问鹡鸰悲”,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哀伤,以及对朋友的深深思念。

“延陵已许生前剑,有道宁辞死后碑”,这两行诗体现了作者对生死的看法和人生的态度。他认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价值,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而“珍重惠连情好在,转因池草有馀思”,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怀念,以及对过去的留恋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生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