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汉澄澄片月孤,春宵不道秋光殊。
江滨有佩贻交甫,风俗何人祀紫姑。
谱就王家传胜事,光摇交浦出明珠。
兴来那可因人败,卜夜同君倒玉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元夕过国开兄弟宅同诸少观灯》。全诗如下:

碧汉澄澄片月孤,春宵不道秋光殊。
江滨有佩贻交甫,风俗何人祀紫姑。
谱就王家传胜事,光摇交浦出明珠。
兴来那可因人败,卜夜同君倒玉壶。

注释:

  • 碧汉澄澄片月孤(碧汉:明亮的天空,指元宵节夜晚的月亮,澄澄:清澈明亮,片月孤:一个明亮的月亮独自挂在天空。)
  • 春宵不道秋光殊(春宵:春天的夜晚,不道:没想到,秋光:秋天的景色,殊:不同)。
  • 江滨有佩贻交甫(江滨:江河之滨,有佩:有人赠予玉佩,贻交甫:送给交甫。交甫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一个人名,但这里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亲戚。)。
  • 风俗何人祀紫姑(风俗:民间习俗,祀:祭祀,紫姑:传说中的女性神祇,古代民间信仰的一种神灵。)。
  • 谱就王家传胜事(谱就:编写成文,王家:皇家家族,传胜事:传承美好的事物。)。
  • 光摇交浦出明珠(光摇:光亮摇晃,交浦:水边的渡口,出明珠:出现如明珠一样的璀璨光芒。)。
  • 兴来那可因人败(兴来:兴致上来的时候,那可:那么可以,因人败:因为别人而失败。)。
  • 卜夜同君倒玉壶(卜夜:占卜夜晚的事情,同君:和你一起。倒玉壶:倒转玉壶,玉壶指盛酒的杯子,比喻欢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喜庆气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现了人们对节日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碧汉澄澄片月孤”描绘了元宵节夜晚明亮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接着,“春宵不道秋光殊”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元宵节夜晚的独特魅力。接下来,“江滨有佩贻交甫”和“风俗何人祀紫姑”两句分别提到了赠送玉佩和祭祀紫姑等习俗,展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在后半部分,“谱就王家传胜事”意味着这些美好的事物已经成为一种传说或故事被传承下去,而“光摇交浦出明珠”则形象地描绘了灯光闪烁、光彩照人的景象,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最后一句“兴来那可因人败”,表达了人们在欢乐中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感到沮丧或失落,而是会因为共同庆祝的喜悦而更加兴奋。最后一句“卜夜同君倒玉壶”则是祝愿大家在元宵节这个美好夜晚共度欢乐时光,共同享受这顿丰盛的晚宴,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描绘,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如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尊崇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