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何年鞭石来,当流中望出楼台。
东南海色浮云尽,吴越山光暮雨开。
鳌柱似随波上下,骊宫时共月徘徊。
登临客子休怀古,水落蛟龙夜壑哀。
这首诗是李白对金山的游历感受,描绘了金山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秦帝何年鞭石来” —— 这是一句疑问,表达了对秦始皇鞭石的好奇或怀疑。
- “当流中望出楼台” —— 在江水中远望,能看到从水中出现的楼台。
- “东南海色浮云尽” —— 描述东南方向的海景,云彩已经散去。
- “吴越山光暮雨开” —— 描述吴越地区的山景,在傍晚的雨后展现出新的光彩。
- “鳌柱似随波上下” —— 用神话中的鳌(一种巨大的鱼)比喻金山的形态,仿佛它随着波浪上下移动。
- “骊宫时共月徘徊” —— 骊山的宫殿有时似乎在月光下徘徊不定。
- “登临客子休怀古” —— 登上金山,不要过多地怀念过去的历史。
- “水落蛟龙夜壑哀” —— 当水位下降,夜晚的峡谷显得更加凄凉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游历金山为背景,通过描绘金山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历史的感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金山的描述,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同时,诗人通过对金山的描述,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