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尽南溟万里遥,九重天阙隔冥寥。
谁移鳌柱来沧海,遂接龙光上紫霄。
入夜星文干象纬,迎风露掌散琼瑶。
更看岳帝端居处,玉烛无为万祀调。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的作品。它描述了粤南四景,即罗浮山、海潮寺、龙光塔和岳帝庙。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意。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
- 地尽南溟万里遥,九重天阙隔冥寥。
注释:大地延伸到了南海的最远尽头,九重天门高耸在茫茫的天际。
- 谁移鳌柱来沧海,遂接龙光上紫霄。
注释:是谁把巨大的鳌柱移来,使大海变得辽阔;接着又把龙的光芒带到天空,直上云霄。
- 入夜星文干象纬,迎风露掌散琼瑶。
注释:到了夜晚,星辰排列成各种形状,仿佛在指挥着天文;迎风时,露珠像玉掌一样散开,散发出晶莹的光彩。
- 更看岳帝端居处,玉烛无为万祀调。
注释:再看那高大威严的岳帝,端坐在那里,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调节万物的生长变化。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对粤南四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