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迟启绛扉,鸳班双引六龙飞。
泰坛宝鼎斟明水,翠幄华镫烛紫微。
韶奏共看仪凤下,书传不倩彩鸾归。
清时侍从惭恩遇,拟献甘泉愿未违。
【注释】
南郊陪祀恭纪: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南郊祭祀时所写的,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敬爱之心。
玉漏迟迟启绛扉:玉漏,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迟迟,形容时间过得慢;启绛扉,打开红色的宫门。
鸳班双引六龙飞:鸾班,指皇帝的车驾;六龙,指皇帝的车驾;飞,飞翔。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车驾如同六条龙一样翱翔在空中。
泰坛宝鼎斟明水:泰坛,古代的一种祭坛;宝鼎,指皇帝的祭祀器具;斟明水,指用明净的水来洗涤神像。
翠幄华镫烛紫微:翠幄,指皇帝的神座;华镫,指皇帝的车灯;烛紫微,指用灯光照亮皇宫的紫微垣。
韶奏共看仪凤下:韶奏,古代的一种音乐演奏;仪凤,古代的一种神话中的神鸟;下,降落。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神鸟仪凤从天而降。
书传不倩彩鸾归:书传,即《尚书》,古代的一种经典著作;倩,请求;彩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常被作为书信传递的象征。这里用来形容书籍通过神秘的通道传递到皇帝那里。
清时侍从惭恩遇:清时,指太平盛世;侍从,指陪伴皇帝左右的人;惭,感到惭愧;恩遇,受到皇帝的恩惠和待遇。这里用来形容作者感到自己在盛世中受到皇帝的恩惠和待遇,心中感到愧疚。
拟献甘泉愿未违:拟,打算;献,贡献;甘泉,传说中的一个水源;愿未违,愿望没有违背。这里用来形容作者准备向皇帝奉献自己的忠诚和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南郊祭祀时所写的,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敬爱之心。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祭祀的场景,展现了皇家的尊严和权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首句“玉漏迟迟启绛扉”,以玉漏为引子,缓缓开启红色的宫门,暗示着祭祀的庄严和神圣。接着,“鸳班双引六龙飞”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如六条龙般翱翔,展现了皇家的威严和尊贵。“泰坛宝鼎斟明水”,以明净的水为祭祀的仪式进行铺垫,增添了庄重和肃穆的氛围。
“翠幄华镫烛紫微”,以翠幄和华镫为象征,展示了皇帝的神座和车灯的光辉,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的盛大气氛。“韶奏共看仪凤下”,以韶奏为象征,展现了皇帝神鸟仪凤的降临,彰显了皇家的神圣和权威。“书传不倩彩鸾归”,以书传为象征,展现了书籍通过神秘的通道传递到皇帝那里的情景,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和传承。
最后一句“拟献甘泉愿未违”,以甘泉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准备向皇帝奉献自己的忠诚和贡献的愿望,展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和对皇帝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皇权的敬畏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同时,诗人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的尊严和权威,以及知识的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