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山光到处鲜,当秋宁负看山缘。
非因访古按图箓,谁解寻仙扣洞烟。
紫雾羽衣长不散,石炉丹诀已无传。
乘风欲问瑶池事,可有青鸾寄素笺。

与王非熊宗伯游陵上仙人洞

秋色山光到处鲜,当秋宁负看山缘。

非因访古按图箓,谁解寻仙扣洞烟。

紫雾羽衣长不散,石炉丹诀已无传。

乘风欲问瑶池事,可有青鸾寄素笺。

注释:

  1. 秋色山光到处鲜,当秋宁负看山缘。
  2. 非因访古按图箓,谁解寻仙扣洞烟。
  3. 紫雾羽衣长不散,石炉丹诀已无传。
  4. 乘风欲问瑶池事,可有青鸾寄素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人登山赏景的诗。首联“秋色山光到处鲜,当秋宁负看山缘。”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游人登高远眺的心情。诗人以“秋色山光”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秋天登高望远、欣赏美景的心情。

颔联“非因访古按图箓,谁解寻仙扣洞烟。”则转向了对古人的追忆。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神秘事物的探寻。这里的“访古”可能是指游览古迹或者寻找历史的遗迹,而“按图箓”则可能是指根据地图或者图谱来寻找线索,进一步地,“谁解寻仙扣洞烟”则可能是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解答关于仙境的秘密。

颈联“紫雾羽衣长不散,石炉丹诀已无传。”则转向了对仙人的想象和追求。诗人通过描述仙人的形象和遗物,表达了自己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其中“紫雾羽衣”可能是指神仙所穿的紫色羽衣,而“石炉丹诀”则可能是指炼丹的炉石和传授的秘法。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仙人的形象和遗物,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乘风欲问瑶池事,可有青鸾寄素笺。”则转向了对仙境的探求和期待。诗人通过表达自己想要乘风前往仙境的愿望,并提出了向青鸾传递书信的想法,表达了自己对于仙境的探求和期待。这里的“瑶池”可能是指仙境或者神仙居住的地方,而“青鸾”则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形容传递消息的人或物。这句诗通过表达自己对仙境的探求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对古人的追忆、对仙人形象的想象以及对仙境的探求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之美、历史之韵、神仙之境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