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南山松,亭亭千空青。
结根既以固,天籁自为鸣。
雨露不成滋,冰雪莫为零。
鸾凤朝暮栖,虬龙宛自惊。
匠石构明堂,思采以作楹。
作楹非不好,无乃雕吾贞。
谁识入地脂,已作千岁苓。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郁郁南山松:描述南山上的松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亭亭千空青:形容松树直立在空旷之中,高耸入云。
结根既以固:松树的根系牢固地扎根于土壤中。
天籁自为鸣:自然界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清脆悦耳。
雨露不成滋:即使有雨露滋养,也难以使其生长茂盛。
冰雪莫为零:即使冰雪覆盖,也无法阻止松树的生长。
鸾凤朝暮栖:鸾鸟和凤凰早晚栖息在此处。
虬龙宛自惊:虬龙(古代传说中的龙)仿佛受到了惊吓,蜷曲成团。
匠石构明堂:匠人用石材建造了明亮的殿堂。
思采以作楹:想要采集材料来制作殿堂的柱子。
作楹非不好:建造大殿的柱子并非不好。
无乃雕吾贞:恐怕是在雕刻我的清白之身。这里“雕吾贞”指的是担心自己被误解或遭受不公。
谁识入地脂:又有谁能理解这地下的油脂呢?这里的“入地脂”指的是松脂,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已作千岁苓:这些油脂已经变成了千年茯苓。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坚韧、不屈不挠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正直品质的坚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