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同怀子,行役各彷徨。
风萍飘复合,眷言聚故乡。
故乡虽云乐,欢会那能常。
炎地寒威少,十月未零霜。
仆夫戒斗酒,送子上河梁。
轸发粤王城,目望荆楚疆。
明时重屏翰,所怀在召棠。
致身事圣主,遭世幸虞唐。
愿言崇令德,懋绩纪旗常。
【注释】
刘觐国:指诗人的朋友刘觐。武昌:今湖北武汉市,为三国时吴王孙权的都城,后为南朝刘宋之都,唐时又为鄂州治所,即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
“十载同怀子”:诗人与刘觐国自相识以来已十余年,彼此感情深厚。
“风萍飘复合”:比喻两人虽然长期分离,但像浮萍随风飘荡,又聚合到一起了。
“眷言聚故乡”:怀念着家乡。
“故乡虽云乐”:尽管是故乡,也还是快乐的。
“欢会那能常”:快乐的聚会是难得经常的。
“炎地寒威少”:炎热的地方气候凉爽。
“十月未零霜”:到了十月还未见到霜降。
“仆夫戒斗酒”:仆人嘱咐要喝些酒。
“上河梁”:登上船桥,准备渡河。
“轸发粤王城”:指诗人从南方出发,经过广州。
“目望荆楚疆”:眺望荆州和楚国地区。
“明时重屏翰”:“明时”,明智的时代,这里指唐朝。屏风上的画,用来辅佐皇帝的言行,诗人在这里比喻刘觐国。
“所怀在召棠”:所思念的是召公(召棠,春秋时召康公,召穆公之后)的功德。召公是周初政治家,他治理国家很有政绩,死后被奉为周公的辅臣,后世尊称他为召伯。
“致身事圣主,遭世幸虞唐”:能够使自己献身于有道之君,这是幸运的事。
“愿言崇令德,懋绩纪旗常”:希望刘觐国能够推崇自己的美好品德,成就大业,使家族永远荣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846年(元和十二年),当时刘觐国任武昌参军,诗人送别他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赴任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厚谊。
首联写与刘觐国的友情。诗人说,我们共同怀抱着理想,现在又要各奔前程,心中自然不免感到徘徊不定;风中的浮萍随风漂浮,又聚在一起。这两句用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刘觐国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写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尽管故乡生活很快乐,然而欢聚的机会毕竟少啊!
颈联写诗人对友人即将赴任武昌的祝愿。武昌虽然远离京城,但那里气候凉爽,正是秋天,所以十月还没有下霜。
尾联写诗人送行的临别赠言。诗人叮嘱仆人给朋友备足酒食,让他在河上航行时不至于饥饿。诗人还祝愿朋友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而内容却是充满情谊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刘觐国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