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中孤屿小,柳外数星稀。
人向六桥过,僧从三竺归。
湖波月照席,竹杏风吹衣。
深夜暑还在,不嫌山雨霏。
【注释】
①杨忠庵:即杨万里,宋代诗人。乐天:白居易,唐代诗人。晚归:晚年归隐。②烟中孤屿小:指西湖的孤山岛在烟雨之中显得渺小而孤单。小:小巧玲珑。③柳外数星稀:指西湖周围群山环绕,远处的树木稀疏可见,星星点点。④六桥:杭州西湖的六座石拱桥,分别是白堤、苏堤、望湖亭、断桥、锦瑟桥和映波桥。⑤三竺:杭州著名的佛教圣地。⑥湖波月照席:指月光照耀在湖面上,如临其境般清凉。⑦竹杏风生衣:风吹过竹林和杏树,感觉十分凉爽,好像在拂过自己的衣服。竹杏风生衣:形容风凉得很。⑧山雨霏:大雨倾盆而下的样子。
【译文】
烟雨中的孤山岛多么小巧玲珑,柳外的群山显得稀疏而遥远,只有几点星光闪烁在远方。人们在六桥上来往穿梭,从三竺回来的僧人也在其中。湖面上月光明亮,照在船上如同置身其中,竹林和杏树之间吹来习习凉风,让人感到十分舒适。深夜里暑气仍然很浓,但是不嫌山上的雨纷纷下,如霏霏细雾一般。
【赏析】
此诗描写了杨万里在西湖游览时所见到的情景。全诗以“晚归”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西湖图景,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在西湖边的所见所感。首句点明地点,写出了烟雨朦胧中的孤山岛,突出了它的小巧玲珑;第二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景物——稀疏的群山,以及点缀其间的几颗星星,使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幽静之感;第三句通过人来人往的景象,表现出了西湖的热闹和繁华。
后四句写诗人的感受和心情。第四句写出了湖水上的月色之美,使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觉;第五句则写出了微风吹过的竹林和杏树之间的清凉之感,让人感到十分舒服;第六句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的暑气仍很重,但并不讨厌因为山上正在下雨,如霏霏细雨一般。最后两句是对前四句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