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落叉头酒漫支,半醒半醉独吟时。
诗科案月何曾负,交分投君不自知。
《白苎》舞残杨柳月,青筇拄遍芰荷陂。
渔歌又续前溪响,惊起水禽鸣夜池。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罗服周见面后,即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酒醉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 钱落叉头酒漫支:形容喝酒喝得非常痛快。
- 半醒半醉独吟时:形容饮酒至半醉,独自吟咏的情景。
- 诗科案月何曾负,交分投君不自知:意为诗歌考试没有辜负你的期望,我们之间的友情无需言语表达,自然而然。
- 《白苎》:一种古代舞蹈,舞者身着白色苎麻衣。
- 青筇拄遍芰荷陂:意为手持青竹杖,漫步于荷塘边。
- 渔歌又续前溪响:意为渔船上传来的新歌声与溪水的回声相融。
- 水禽鸣夜池:水鸟在夜晚的池塘边鸣叫。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与友人罗服周的相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钱落叉头酒漫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畅饮的场景,钱落入酒瓶中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快乐心情。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酒醉之中的感受:“半醒半醉独吟时。”这种状态既是一种放松和自在,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审视和内省。
第二句“诗科案月何曾负,交分投君不自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认可和对罗服周的欣赏。这里的“诗科”可能指的是某种考试或比赛,而“案月”则可能是指月光照亮了考试的场所。诗人自信自己能够在这场比赛中得到好成绩,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第三、四句“《白苎》舞残杨柳月,青筇拄遍芰荷陂”则是对两位朋友相聚场景的具体描绘。诗人穿着白色的舞蹈服饰(《白苎》),手持青竹杖漫步在荷叶荷花丛中的荷塘边,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
最后两句“渔歌又续前溪响,惊起水禽鸣夜池”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另一个场景。渔民们开始唱歌,他们的歌声与溪水的回声交织在一起,唤醒了沉睡的水禽。这一句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