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屠门未可非,河边一饭迹尤奇。
三分若决蒯通策,中尉黄金总浪施。
拜淮阴侯庙
忍辱屠门未可非,河边一饭迹尤奇。三分若决蒯通策,中尉黄金总浪施。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李一契的作品。它表达了对淮阴侯韩信的敬意和怀念。诗中的“忍辱屠门”是指韩信忍受屈辱成为布衣之怒的故事;“河边一饭”则是指韩信在河边吃粗粮的故事。韩信的三分谋略和中尉时期的挥霍无度都被诗人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多面性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有关。李一契可能是在回顾历史人物韩信的一生时,感慨其一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贡献。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淮阴侯韩信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忍辱屠门”和“河边一饭”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韩信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才能的赞美。而“三分若决蒯通策,中尉黄金总浪施”则揭示了韩信在政治生涯中的种种选择和决策,既有远见卓识,也有短视之举。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