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洞无门,寥寥隔世氛。
板桥穿竹筱,苔壁缀松根。
孤嶂摩云秀,飞泉触石喧。
不知何道士,收露点玄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题干中“赏析”二字表明本题是考赏析能力,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中所表现的画面,并结合注释及关键字词分析其作用,最后点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即可。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语言,所以首先需要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品读。
第一句“窈窕洞无门”,意思是深邃幽静的山中有座洞,无法进入。这是诗人想象的景象,以景起兴,为后文写道士收露做铺垫。第二句“寥寥隔世氛”,形容山深人少,远离尘嚣,这里用一“隔”字,写出了诗人对这幽静山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第三句“板桥穿竹筱,苔壁缀松根”,意思是在幽深的山中有一条板桥从竹间穿过,苔藓附着在石壁上,松树盘根错节。这两句写山中的景物,其中“板桥”、“竹筱”、“苔壁”、“松根”都是描写山中的具体物象,生动而传神。第四句“孤嶂摩云秀,飞泉触石喧”,意思是山势高峻挺拔,如同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样,飞泉溅落石头上,声音响亮。这里的“孤嶂”“摩云”“飞泉”都是描写山中的自然景象,形象生动。第五句“不知何道士,收露点玄文”,意思是不知道是什么道人,却在这里用神奇的手段将露珠点在了山石上。这里用“不知”一词,表明作者对此现象感到神奇和诧异。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秀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答案】
①窈窕(xiǎo yǎo):深远。②何:什么。③玄文:道教用语,指神仙。④点:点化,使……有灵气。⑤秀:俊美。⑥不知:不可知,不可解。⑦遐想(xiá xiǎng):遥不可及地想到。⑧玄:黑色,这里指山色。⑨幽峭:幽深险峻。⑩清泠(líng):清凉而清澈的样子。⑪漱(shù):漱洗,洗涤。⑫潺湲(chán yuán):水流的声音。⑬缥缈(piāomiǎo):隐隐约约。⑭杳霭(yǎoài):模糊不清的样子。⑮参差(cēn cī):长短不等的样子。⑯巉绝:形容山峰险峻。⑰飞瀑:瀑布。⑱暝色:夕阳或天色昏暗的样子。⑲冥蒙:迷蒙,朦胧的意思。⑳幽光:淡淡的光亮,隐约可见。㉑青霭:青色薄雾。
译文:
幽静的山中有一洞穴,无法进入。山上人迹稀少,仿佛脱离了尘世的喧嚣。
一座板桥穿过竹林,苔藓覆盖的墙壁上长满了松针。山势高峻挺拔,宛如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般。飞流直下的瀑布冲击着石头发出喧哗声。不知是什么道人,在这里用神奇的手段将露珠点在了山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