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秋尽水城寒,积雨潇潇泽菊残。
五夜霜严回朔气,万家砧急趁江湍。
登楼兴减难成赋,报国才微合挂冠。
向晚关河悲落叶,仰天鸿鹄羡高翰。

这首诗是杜甫的《秋怀四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闰年秋尽水城寒,积雨潇潇泽菊残。
五夜霜严回朔气,万家砧急趁江湍。
登楼兴减难成赋,报国才微合挂冠。
向晚关河悲落叶,仰天鸿鹄羡高翰。

注释:

  • 闰年:指的是农历的闰年,这一年的秋天特别长,所以天气寒冷。
  • 水城:指临水的城池,这里指的是杜甫所在的成都。
  • 积雨潇潇:形容连续不断的降雨。
  • 泽菊残:指被雨水冲刷后的菊花已经凋零。
  • 五夜霜严:形容冬天的霜非常寒冷。
  • 回朔气:指的是随着冬季的来临,寒气开始回归大地。
  • 万家砧急:形容人们因为天气寒冷而急于制作衣物。
  • 登楼兴减难成赋:登上高楼后,心情变得低落,难以创作出优美的诗歌。
  • 报国才微合挂冠:意味着自己虽然有报国之志,但才能有限,只能暂时放下抱负。
  • 向晚关河悲落叶:傍晚时分,看到边关河流上的落叶,心中充满了悲伤。
  • 仰天鸿鹄羡高翰:仰望天空中的鸿雁飞翔,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它们一样自由地翱翔天际。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闰年的秋天写下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厚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