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腰云鬓如花女,飘飘长袖随风举。且停绿水歌《白苎》,急管繁弦杂宫羽。
姑苏台前秋夜长,星汉低垂明月光,金盘高烧苏合香。
君王酒酣情未央,银灯相照归兰房。

【解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写宫中歌伎的愁闷之情。前两句描写歌伎的美丽和她的舞姿,后两句写她独处时的幽怨和凄凉。全诗以“姑苏台”为题,是点明地点,但实际写的也是宫怨,因此“姑苏台上”是借指。

【答案】

(1)柳腰:细腰,指歌伎。云鬓:指女子的鬓发用黑云般的丝线盘绕而成。

译文:

美丽的歌伎身姿纤细柔媚,长长的袖子随风飘扬。暂且停止那清幽的流水之音,急管繁弦奏出宫商之音。

姑苏台上秋夜长,月色星光低照,月光中飘荡着香气。

君王酒酣情未央,银灯相照归兰房。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宫廷歌舞女伎而抒写宫女哀怨的宫怨诗。

首句“柳腰云鬓如花女”,先以美人比作柳树般柔美的腰身,再以云鬟比作盛开的花蕊,形容歌伎的美丽动人。“飘飘长袖随风举”,写歌伎舞动的长袖,轻盈飘逸地随着风儿飘举。“且停绿水歌《白苎》,急管繁弦杂宫羽。”这两句写歌伎在演奏乐曲时的情景:“且停绿水”即“暂停绿水”,“歌《白苎》”即歌唱《白纻曲》。《白纻》,古代的一种歌曲,相传为汉末蔡琰所作。《乐府诗集》卷六十二引谢希逸曰:“《白纻辞》者,蔡琰所造也。”《白纻词》调有平调、清调、瑟调三种。此句意谓:歌伎暂停了清丽悦耳的《白纻曲》,随即吹奏起节奏急促、旋律繁复多变的琴瑟曲来。这两句既写出了歌伎优美的舞姿,又表现了她娴熟的音乐造诣,同时也透露出歌伎内心的忧郁情绪。

“姑苏台前秋夜长,星汉低垂明月光,金盘高烧苏合香。”这四句写歌伎独处时的幽怨和凄凉。姑苏台,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附近。这一句写歌伎在秋夜中徘徊于姑苏台前,观赏天空中的明月和星星。“星汉低垂”即银河低垂,“明月光”即明亮的月亮光芒,这里用以比喻歌伎孤独寂寞的心绪。“金盘高烧苏合香”,这一句写歌伎独自在房中焚香祈祷。“苏合香”为名贵香料。古人认为服食苏合香可以辟邪恶之气,故常用来祈福禳祸。这一句意谓:歌伎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消灾祛祸,摆脱忧愁苦闷。

“君王酒酣情未央,银烛相照归兰房。”“君王”指唐高宗李治。据《旧唐书·高宗纪上》载,永徽四年(653),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向唐朝求婚,高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后生下寿王李弘及金城公主。次年,文成公主与吐蕃使者同返长安。第二年,李治立李弘为太子并封金城公主为文成公主,同时立武则天为皇后。“银烛”指镶嵌银彩的蜡烛。“银烛相照归兰房”意谓:在君王醉醺醺之际,她仍不辞劳苦地为他准备御膳;待宴席散尽,她又殷勤地为他点亮银烛,让他安然地回进卧室歇息。这四句诗写歌伎侍奉君王,殷勤劝酒,殷勤送归的情景,表现了她们的忠心耿耿。然而,“君王酒酣情未央”,却不知为何要如此殷勤。这几句诗虽未明言,但读者可从中体味到歌伎内心复杂的感情。

全诗以“姑苏台上”为题,但实际写的却是宫怨,因此“姑苏台上”是借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