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寂寞月斜曛,万里游人讣不闻。
愁杀春花付流水,空教天合似浮云。
风寒帐底弦声绝,晓冷鸾中镜影分。
人世看来真似梦,绿窗寂寞月斜曛。
注释:
绿窗寂寞月斜曛,万里游人讣不闻。
愁杀春花付流水,空教天合似浮云。
风寒帐底弦声绝,晓冷鸾中镜影分。
人世看来真似梦,绿窗寂寞月斜曛。
赏析:
首联“绿窗寂寞月斜曛,万里游人讣不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独的画面。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映衬出诗人心中的孤寂与落寞。同时,“万里游人”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然而这种思念却无人能够倾听,令人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悲伤。
颔联“愁杀春花付流水,空教天合似浮云。”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悲愁之情。春天的花朵虽然美丽,但它们最终也会被流水带走,化为尘埃。而天空中的云彩,虽然美丽,但却如同过眼云烟一般,无法长久。这些自然景象都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使得诗人更加感慨生命的易逝。
颈联“风寒帐底弦声绝,晓冷鸾中镜影分。”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和清晨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风吹动帐子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诗人内心声音的回响;而清晨时分,镜子中的倩影也显得模糊不清,仿佛是被寒风所侵蚀。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人世看来真似梦,绿窗寂寞月斜曛。”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人间的一切似乎都是一场虚幻的梦,只有绿窗中的月亮依然明亮如初。这里的“真似梦”既是对人间世事的无奈感叹,也是对诗人自身心境的描述。他虽然身处红尘之中,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心,不被外界所迷惑。
这首诗以月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不同角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和情感的发展。诗人从最初的孤独、哀愁到最后的清醒、淡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发展过程。同时,这首诗也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春风”“流水”“浮云”等,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和艺术性。